物以稀為貴,風靡一時的“陽光玫瑰”葡萄,一串售價曾高達兩三百元。然而現在,“陽光玫瑰”葡萄不僅隨處可見,價格也越來越便宜了。在有的水果攤上,“陽光玫瑰”葡萄每斤售價甚至低至不到10元。從曾經的“水果界愛馬仕”到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平價水果,昔日的高端水果為何會降價?其產業發展如何破局?
產量上去了 價格下來了
據媒體報道,在上海市區的一家水果精品超市,“陽光玫瑰”葡萄的售價為每斤198元。不過在菜市場,同樣也叫“陽光玫瑰”的這款葡萄,售價僅八九元一斤。商戶表示,現在“陽光玫瑰”葡萄遍地都是,銷量還不如老牌的“巨峰”葡萄。
“今年‘陽光玫瑰’葡萄的價格越來越低了。”每天都逛菜市場的張阿姨對此深有體會,碰到商家優惠處理時,張阿姨甚至買到過5元一斤的“陽光玫瑰”葡萄。
作為曾經的“葡萄界愛馬仕”,“陽光玫瑰”葡萄為何降價幅度如此之大?
據中國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不完全統計,早在2020年,全國“陽光玫瑰”葡萄種植面積已達80萬畝。對比2016年的幾萬畝,增長速度可謂驚人,而這個數字還在持續擴增。
根據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監測,今年9月“陽光玫瑰”葡萄到貨量為2820噸,與去年同期(1632噸)相比增長72.79%。今年10月1日至10月10日到貨量為692噸,同比去年330噸增長109.70%。
供應產量直線上升帶給“陽光玫瑰”葡萄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價格下跌了。“陽光玫瑰”葡萄到貨量大幅增加,價格卻依舊維持低位。去年同期批發價每斤在12元—18元,今年批發價降至每斤5元—15元。即使是中秋國慶“雙節”消費拉動了銷量,卻未能拉動價格。
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工作人員分析,如今“陽光玫瑰”葡萄產區多、種植面積大、價格區間廣,品質差異也很大。加上經銷商儲備量大,遠期銷售行情不清晰,紛紛搶在節日大量釋放,今年的“陽光玫瑰”葡萄的行情,讓經銷商只能關注回本。
味道口感參差不齊
除了價格,“陽光玫瑰”葡萄的味道口感也備受消費者關注。“越來越不好吃了,一點都不是最開始的味道了”“外觀看起來一樣,味道完全不一樣”“以前的‘陽光玫瑰’葡萄是真的有股玫瑰香,現在就是甜”……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網友發文稱,隨著“陽光玫瑰”葡萄越來越便宜,味道也大不如從前。“陽光玫瑰”葡萄便宜了,為什么口感有變化?
據了解,正宗“陽光玫瑰”葡萄的栽培對耕作要求極高。在葡萄開花坐果穩定以后,需要逐串手工疏果,每串僅保留四五十粒葡萄,每畝只留2000斤,人工和種植成本都較高。而不少果農看中了它的經濟價值,瘋狂擴種,盲目追求畝產量。由于質量參差不齊,口感和價格都“坐上了過山車”。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傳播部主任阮光鋒稱,“陽光玫瑰”葡萄味道不如以前,一方面是種植戶水平不一樣。隨著“陽光玫瑰”葡萄種植戶越來越多,有些小的種植戶種植水平可能就會差一些,出品不穩定,導致口感變差。另一方面是因為失去新鮮感了。以前大家都沒有怎么吃過“陽光玫瑰”葡萄,覺得新鮮,口感跟別的葡萄不一樣,所以主觀分數都會打得更高,但現在“陽光玫瑰”葡萄已經很常見,大家也經常吃,吃多了自然就習以為常,也就覺得沒有那么好吃了。
在批發市場上,不少葡萄批發商都表示,“陽光玫瑰”葡萄的區域種植跨度很大,南到云南、廣東、廣西,北到東北地區的遼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各不相同,會導致品質參差不齊。
“今年‘陽光玫瑰’葡萄的產量挺大,品質也可以,就是價格賣不上去。”寧波一農場負責人陳海棟說,對于品質特別好的高端葡萄,價格優勢還存在。
規范種植方法才能保持優質優價
雖然現在“陽光玫瑰”葡萄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是想種植出優質的“陽光玫瑰”葡萄并不容易。通過標準的種植技術,種出天然的、優質的“陽光玫瑰”葡萄,才能被廣大消費者認可。
此前,南京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胡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內市場有一部分“陽光玫瑰”葡萄品質在下滑,出現了果形不夠飽滿、個頭偏小、甜度不夠等方面的問題。
“大量種植戶一擁而上,沒有按照當初引進國內時的規范種植方案來種植,比如不限制畝產量,導致土壤中的養分轉化率達不到要求,結果是產量雖然上去了,但口感變差了。”胡浩說,歸根結底還是市場上的供給量太多,但是不能保持同樣的品質,將來不排除可能出現大量品質差的產品上市,進而影響到整個品種的市場形象,讓這個品種“垮掉”。這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胡浩建議,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只能靠某些區域的種植戶或合作社展開“自救”,執行統一的種植規范,打響自己的品牌,最終種植出高品質的“陽光玫瑰”葡萄,得到市場的認可,以保持優質優價。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