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蹭老式消費”背后是跨年齡共識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21





      你印象中的年輕人是什么樣的?精致的,時髦的,還是“只換不修”的?你印象中的老年人又是什么樣的?“為了領取免費雞蛋一大早起來排半天隊”的形象夠不夠經典?


      看似迥然不同的兩個群體,在消費上卻產生了越來越多的交集:許多年輕人跟在老年人身后買菜、穿上老人鞋、走進老年食堂“蹭飯”、報名參加老年旅行團“蹭玩”、涌進老年大學“蹭課”……一段時間以來,這些年輕人涌向老年人消費市場的行為,被外界調侃為“蹭老式消費”,吸引了大量圍觀與參與。


      對價格高度敏感、生活節儉,是老年人身上最常出現的標簽之一。與之對應,許多以老年人為主要用戶群體的商品和服務,性價比都相對較高。但其實,“年輕人不愛換手機”“年輕人儲蓄意愿不斷增強”等種種跡象表明,許多年輕人也非常重視性價比,這不單單是老年人的特質。于是我們看到,當外賣越來越貴,“一葷一素最低只需要10元”的老年食堂成了年輕人的“城市省錢密碼”;對于收入有限但又想旅游的年輕人來說,實惠的老年團成為不錯的選擇;老年大學里“每學期100多塊錢的聲樂、舞蹈”等課程,也極具吸引力……


      “蹭老式消費”在年輕人中流行,表面上是以年齡劃分的兩個消費群體展現出了相似的消費行為,實際上是跨年齡層的共識在發揮作用。這不僅體現在雙方都重視性價比的消費觀念上,還包括簡約、舒適、健康的共同生活追求——為了養生,年輕人“保溫杯里泡枸杞”早已不是新鮮事;為了飲食健康,跟在老年人后邊買菜,蹭一下他們的生活經驗;把部分老人鞋買斷貨,圖的就是一個穿著舒適、久站不累。


      與之相對,社交媒體上活躍著一些穿著打扮比年輕人還“潮”的老年人,其服飾妝造何嘗不是一種“蹭小式消費”呢?無論是向勤儉節約、舒適健康生活方式靠攏看齊的年輕人,還是愛好時髦精致、活力飛揚的老年人,都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年齡刻板印象,跨越了“應該怎樣”的阻礙,追問自己“想要怎樣”。拋開年齡束縛,看到老年食堂、老人鞋等名號背后能夠愉悅自我的因素,進行跨年齡消費,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隨心恣意,不失瀟灑。


      不過,也要避免盲目跟風。比如,部分老年大學課程資源“僧多粥少”,未必有條件向年輕人開放。更有甚者,一些便宜的老年旅行團依然存在低價團重購物、輕旅游的弊病。應綜合考慮這些客觀問題和情況,讓跨年齡消費朝著理想的方向順利邁進。(維辰)


      轉自: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