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珍珠成了電商直播間里的“紅人”。直播開蚌、售賣珍珠首飾、直播珍珠首飾定做加工等直播間在線上賺足了流量,明星多次在公開場合佩戴珍珠首飾,讓珍珠首飾更快地進入年輕消費者的視野。
珍珠作為珠寶類目的入門產品,無論在品類還是價格上都成為年輕消費者的首選。早前“直播開蚌”的流行不僅滿足了消費者“開盲盒”的好奇心,也拉近了珍珠與消費者的距離。
珍珠受到年輕人追捧
謙尋直播間近期消費觀測指出,在品類上,珍珠項鏈最受歡迎,其次是耳飾,最后是戒指及手鏈。以蜜蜂直播間6月至8月的數據為例,珍珠項鏈占74.7%,耳飾占16.9%。在款式設計上,消費者更加偏向購買具有時尚感和設計感的小米鏈、baby珠、滿天星、巴洛克異形珠及“碎銀子”珍珠鎖骨鏈等,滿足日常不同的穿搭需求。
近日,記者走訪北京紅橋市場,注意到這里的珍珠零售檔口眾多,前來購買的消費者中年輕人占大多數,許多年輕女孩圍在柜臺前挑選著珍珠飾品。
珍珠檔口的老板倩倩向記者介紹,近期來購買珍珠的年輕消費者多了起來,他們之中有的買來送長輩、送朋友,也有的買裸珠收藏。“除此之外,異形珍珠也流行了起來,或許是受明星佩戴異形珍珠項鏈的影響,拿著明星圖片來定制項鏈的也很多,倪妮同款的珍珠項鏈一個月能賣出三千多條。”倩倩說。
評論家解筱文認為,年輕消費者追捧珍珠,一方面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珍珠象征著美麗、高貴和純潔,許多年輕人受到這種文化影響,認為佩戴珍珠飾品可以提升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珍珠的價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上漲。一些年輕人將購買珍珠視為一種投資,希望通過收藏珍珠來保值增值。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告訴記者,年輕消費者購買珍珠不僅是審美觀念發生了變化,也體現出消費群體對珍珠價值認識的改變。
“年輕的消費者越來越追求獨特、個性化的飾品,而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黃金、鉆石等珠寶。珍珠作為一種自然形成的寶石,具有獨特的光澤和魅力,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其次,隨著珍珠的推廣和宣傳,年輕人對珍珠的認知和了解逐漸加深,懂得珍珠的價值與美感。珍珠也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專屬飾品,更多的年輕人開始將珍珠視為時尚和個性的象征。”張雪峰說。
價格走高 消費者追求個性化飾品
實際上,自年輕人開始搶購珍珠后,價格也水漲船高。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數據顯示,近一年間,淡水珍珠一般漲幅在30%到50%之間,有的熱銷珍珠品類漲幅更是高達80%。
有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漲價的原因很多,明星帶火珍珠飾品、供需關系發生變化,為保護水源而降低養殖規模,還有些大的珠寶商看到行情好開始囤貨。”
“部分珠寶品牌售賣的珍珠價格遠高于珍珠的實際價格,日漸增高的品牌附加價值讓許多消費者特地來檔口批發珍珠。”倩倩透露。
記者注意到,來紅橋市場購買珍珠的消費者從珍珠“小白”到“大佬”級別的都有,檔口老板會耐心地為每一位消費者介紹珍珠。正在挑選項鏈的楊女士告訴記者,她在檔口買珍珠很多年了,現在已經能一眼便認出珍珠的品質。“在檔口購買珍珠價格實惠、可以定制,相較于直播間購買珍珠項鏈,自己親眼看到、摸到的珍珠品質更有保障,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進行定制。”楊女士說。
科轉育成智慧農業平臺聯合創始人張小兵向記者表示,消費者在購買珍珠時會更加注重珠寶本身的價值和美感,而不是追求品牌效應,互聯網的普及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來源,使得他們更加獨立地進行消費決策。
張雪峰對記者分析稱,年輕人對個性化和獨特的飾品有更高的追求。他們更喜歡那些有創意和獨特設計的珍珠飾品,而不是簡單地追求大牌的名氣。
“此外,價格也是一個因素。大牌珍珠飾品通常價格較高,而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能承擔得起。因此,他們更愿意選擇價格適中,質量和設計都符合自己需求的珍珠飾品。”張雪峰坦言。(記者 張鈺格格)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