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萬億元,同比增長6.8%。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94.8%。網絡零售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10.8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0萬億元,增長8.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6.4%。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表示,電子商務在擴內需、穩外貿、深化國際合作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網絡零售拉動消費效應顯著。
作為最受關注的網購節日之一,每年“雙11”都如約而至地激發起消費者的購物熱情。電商平臺借此機會推出優惠券、補貼、折扣等促銷活動,讓利消費者的同時有效拉動經濟增長。為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本輪購物節表現出多種與以往不同的亮點。
今年是淘天集團成立后迎來的首個“雙11”,“關注消費者體驗、為商家提供營收增長機會。”是淘天再出發后給供需兩端帶來的滿滿誠意。一方面,今年天貓“雙11”首次推出官方立減,一件打折、不用湊單,預計超過8000萬元熱銷商品降至全年最低價,同時新增貫穿“雙11”全程的“雙11天天低價”,讓消費者在此期間每天都可以買到全網最低價商品。此外,為更好匹配消費者需求,淘天將聯合具備研發能力、制造能力和優秀品牌力的商家,在新品和用戶喜好上做長期投入,提升服務水平。據悉,4.6萬個海外品牌商家,100萬款貨品讓消費者買得實惠、買得開心。
“‘雙11’是品牌和商家贏得用戶增長和留存的最佳時機。我們將進行全鏈路引導,以及最大力度的平臺投入,幫助品牌和商家獲取最大規模的用戶。”淘天集團首席執行官戴珊說。
另一方面,今年“雙11”將是新品牌、新商家、中小商家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屆。一組來自阿里媽媽的數據表明商家投入的積極性——截至10月14日,確定天貓“雙11”投放計劃的品牌及商家數已超過100萬個,相比往年更早同時也更大規模。淘天給商家的扶持力度也相對較大。在此前發布的天貓“千星計劃”“藍星計劃”,淘寶“百萬新商造星計劃”等一系列商家利好舉措基礎上,還將進一步加碼,幫助商家獲得更多生意。
對于今年首次參加“雙11”的商家,天貓不僅放寬了可報名商品數量,新商家還將有機會獲得最高5萬元的經營激勵金,以及免實繳保證金等權益,同時可享受擴充品類、托管服務、運費險補貼、金融權益、物流補貼等6項舉措。淘寶則為新商家提供20億元流量推廣補貼,還有免費的流量加速包、淘寶好價節等專屬營銷資源,讓更多中小商家在“雙11”達成百萬元成交目標。
“從今年上半年數據看,淘天集團每一天新注冊商家數、活躍商家數都有大幅提升,可見大量的中小商家、大品牌對消費市場都有很大期待。我們希望通過淘天平臺的規模和能量,讓更多商家在經濟復蘇中把生意做紅火。”淘天集團阿里媽媽及市場總裁劉博說。
劉博的期待已經成為現實——10月31日晚8點,天貓“雙11”正式開售,155個品牌開賣成交即破億元,首小時7.19萬個品牌成交額超去年首日全天;29個直播間開局即破億元。
業內專家表示, 雖然各大平臺“購物節”趨于常態化,但“雙11”仍為全年最重要的電商大促節點,各平臺將低價作為核心目標,有望激發用戶消費熱情,成為消費復蘇節奏新的觀察窗口。(記者 李芃達)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