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百強超市自有品牌銷售占比5% 商品采購、銷售能力有待提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1-14





      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3中國商超自有品牌案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超市TOP100企業自有品牌商品銷售占比達5%。


      《報告》列舉了來自Costco開市客、盒馬、羅森中國、山姆會員商店、唐久便利、天虹、永輝超市、伊藤洋華堂、元初食品、永旺中國的10個自有品牌商品開發案例,涵蓋生鮮、熟食、包裝食品、酒類、服裝等品類。在這10個自有品牌明星商品開發案例中,涉及9家2022年中國連鎖TOP100企業,其中,有8家TOP100企業的2022年銷售額總計約為2412億元(不含山姆會員商店、元初食品的銷售數據),占2022年中國連鎖TOP100企業銷售總額的12.4%。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表示,企業自有品牌的商品采購能力和銷售能力尚有不足。


      《報告》中提到,盡管近幾年國內零售企業加大了對自有品牌商品的開發力度,但與歐美發達國家的零售企業相比,中國零售企業的自有品牌起步較晚,目前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無論是自有品牌的商品開發、管理還是銷售規模,國內零售企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此外,《2023中國自有品牌經理人調研報告》調研顯示,42%的自有品牌經理人認為自己企業的自有品牌戰略模糊。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指出,在自有品牌開發上,當前國內部分零售企業已由最初的簡單模仿發展到如今加大研發創新,為消費者提供差異化、高質價的自有品牌商品,但是,仍有不少零售企業的自有品牌還停留在價格低廉、簡單模仿的跟隨階段。這些企業通過向制造商低價采購商品,簡單印上自有品牌的商標,把它們擺上貨架,依靠門店客流和貨架位置來確保銷售,至于商品的研發、市場研究、廣告促銷、包裝設計等方面,則是制造商、廠商的事情。由于商品認知能力的不足,一些零售企業開發的自有品牌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難以捕捉消費趨勢和市場變化,開發出的自有品牌新品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或者開發出的新品市場接受程度低。(記者 賈潤梅)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