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假期,不少由老街區改造而成的新消費場景人氣火爆。如何讓“網紅”長“紅”?這些消費新場景,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這兩天,始建于1933年的上海鴻壽坊迎來了更新開放后的第一個“五一”假期,單日的客流量就超過了7萬人次。
據了解,鴻壽坊曾有“滬西商住第一街之稱”,隨著近代年久失修,這里逐漸破落。2023年年底,這里經過更新后開放。“修舊如舊”的鴻壽坊有著歷史與摩登的交融,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中外消費者。
打造“網紅”場所后,如何讓“網紅”長“紅”? 鴻壽坊的答案是“接地氣”“煙火氣”,許多曾經在菜場里的小店都搬入了時尚食集,生意火熱。
上海將傳統和現代進行新的融合,南昌則在“修舊如舊”的同時,提煉“文化標簽”。毗鄰滕王閣的大士院老街在這個“五一”正式開街,按照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街樣貌復原,入駐地道的南昌美食,設置南昌文化墻,在消費中加入濃濃“南昌”味道。
“五一”期間,更新后開放的南京老門東景區吸引了不少游客,這里按歷史原貌修復了原有街巷,傅善祥故居、上江考棚等歷史遺跡更新后開放。根據歷史擴展而來的漆扇,香囊制作等各類體驗場景,讓游客在“老”景區有了新體驗。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