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除了“奔赴山海”的山水游,以古建古村、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游也成為消費者的熱門選擇。業內人士指出,文化游的持續升溫,不僅進一步豐富了細分旅游市場,給予了消費者更多元的出游體驗,更有效帶動了旅游文創產品的消費。
“文化游”持續升溫
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加。今年“五一”假期,越來越多游客選擇走進古建古村、博物館,探尋歷史的脈絡和品味文化的韻味。攜程相關報告顯示,“五一”期間,包括古建游和文博游的“文化游”向導預訂量同比增長近20%。
據悉,攜程當地向導中,古建類旅游產品訂單量“五一”期間同比增長27%,熱門目的地包括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北京故宮、北京恭王府、大同云岡石窟、平遙古城。來自廣東的游客戴女士興奮地分享道,“我一直都很期待這次北京之行,來到故宮后真是收獲滿滿。向導的講解生動且富有感染力,在她的帶領下可以深入地領略這座宮殿的輝煌歷史和獨特文化。特別是當我穿梭在故宮的紅墻之間,每道宮門、每個角落仿佛都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此外,山西大同、福建漳州、貴州黔東南州等城市因保留著古建風貌成為“文化游”熱潮中的“黑馬”目的地,大同云岡石窟、漳州云水謠古鎮、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等景點深受游客歡迎。
記者注意到,“五一”假期博物館類旅游產品同樣備受青睞,預訂單量同比增長14%。陜西歷史博物館、北京國家博物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洛陽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等成為熱門目的地,其中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的預訂量同比增長近三成。
旅游熱帶動文創消費
文化游的不斷升溫,使文創產品迅速成為市場新寵,引領消費潮流新方向。什么值得買平臺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文創消費同比增長90.24%,其中國圖、三星堆周邊GMV同比增長55.39%、52.96%,再創新高;來自故宮博物院的脊獸星空筆記本、賺錢龍掛件、鏤空書簽等文創產品訂單也同比增長52.78%。
在故宮的文創產品店,來自沈陽的“00后”游客張女士表示:“故宮的文化底蘊深厚,這些文創產品創意十足,既具有實用性,又富有文化內涵。我挑選了幾樣,準備作為紀念品送給朋友。”
除了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外,甘肅博物館的馬踏飛燕、三星堆博物館的青銅面具等也備受游客的喜愛。記者了解到,因造型丑萌而出圈的馬踏飛燕讓不少消費者眼前一亮,GMV同比增長303.67%。這些文創產品不僅造型獨特、設計巧妙,而且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和精髓,讓游客在欣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面對不斷涌現的旅游文創產品,什么值得買電商營銷負責人張宇昂認為,“年輕人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打破了年輕與古老的傳播次元壁,也沖擊著傳統文化陽春白雪的經典光環,背靠中國傳統文化的全方位供給,新生代消費者逐漸解鎖傳統與時尚、古典與流行之間的搭配,他們的新需求和新主張推動國潮市場不斷創新。而傳統文化也在市場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中,開始向領域更多更廣、垂直更深更細兩個方向發展。”
深耕旅游文創產品文化內涵
近年來,各地博物館、景區紛紛推出旅游文創產品,深受年輕人歡迎。然而,旅游文創產品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新的挑戰。環球旅游專家杜山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存在創意人才缺乏、知識產權保護薄弱、定價策略難以把握等問題。”
對此,杜山川指出,創意人才是旅游文創發展的關鍵。他建議,通過培訓、校企合作等方式培養和引進創意人才,提高當地從業者的技能水平;同時,也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對于侵權行為要依法懲處;此外,還應根據目標消費群體的購買力,制定合理的價格策略,并通過增值服務、品牌推廣等方式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未來,隨著消費者對精神文化追求的不斷提升,旅游文創產品市場將持續擴大。文創產品將更加個性化、多樣化和品質化,也將更加注重與消費者的互動和體驗。”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談到,為進一步提升旅游文創產品的文化內涵,實現高質量發展,應組建專業的文化研究團隊,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元素,為文創產品提供豐富的文化素材;定期對設計師進行文化知識和設計技能的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建立完善的供應鏈管理體系,確保文創產品的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物流配送等環節的順暢和高效;根據市場反饋和消費者需求,不斷對產品進行創新和迭代,保持旅游文創產品的競爭力和吸引力。(記者盧 岳 □王紫茜)
轉自:消費日報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