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將至,月餅市場逐漸進入銷售旺季,各大商超及烘焙店紛紛推出各式月餅禮盒及散裝月餅。近日,記者走訪北京市多家月餅銷售門店發現,今年月餅市場整體呈現高性價比趨勢,禮盒價格集中在200元至300元之間,包裝兼具實用性與創意性,月餅口味則更加豐富多樣,迎合了大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消費需求。此外,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產品需求的增加,中秋禮品也變得更加多元化,不再僅局限于傳統月餅。
禮盒“瘦身”明顯 月餅包裝簡約不簡單
9月2日,記者走進北京市稻香村東四北大街店,中秋節氛圍撲面而來。店內特別設置了“京味兒中秋”專區,高處的貨架上陳列著以紅色為主色調的中秋禮盒,下方的柜臺則整齊擺放著蓮蓉、五仁、豆沙等口味的散裝月餅。
正在店內挑選月餅的羅女士對記者說:“今年推出了不少簡裝月餅禮盒,不僅設計簡約大方,價格也更實惠。”
記者走訪發現,簡約包裝的月餅禮盒正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在線下市場,各大商超和烘焙店展出的月餅禮盒售價普遍在500元以下,且價格集中在200元至300元之間,超過300元的禮盒并不多見。在線上平臺,天貓月餅熱賣榜數據顯示,銷量前二十位的月餅禮盒價格多在百元左右,包裝同樣以簡約實用為主。
實際上,為規范月餅產品的生產和經營,讓月餅回歸大眾消費品屬性,各級政府部門近年來發布了系列法規政策和標準。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遏制“天價”月餅的公告,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2023年9月正式實施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明確規定月餅包裝層數不超過三層,不應使用貴金屬和紅木材料,不與其他產品混裝等。今年8月,為持續遏制“天價”月餅,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對相關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部署。
如今,“里三層,外三層”再搭售紅酒、茶葉等產品的“天價”月餅已成為“過去時”,但作為中秋節的主要節日禮品,月餅的包裝仍然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這促使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更加注重提升包裝的創意性和實用性。例如,御茶膳房推出的“事事如意”月餅禮盒,其柿子造型深受消費者喜愛,許多消費者表示吃完月餅后還能將禮盒作為收納盒使用;白天鵝酒店的新款“白天鵝采奕幻彩”月餅禮盒則采用亞克力材質,旨在鼓勵消費者循環使用。
此外,部分企業還順應市場需求,推出了更為實惠的“迷你禮盒”。例如,北京市稻香村零號店展出了一款售價49元的“猴子撈月”禮盒。已購買該款禮盒的劉女士告訴記者,“買月餅主要是為了應景,沒必要花大價錢,吃不完還浪費。這個小禮盒分量適中、設計精致,很適合作為節日禮物送給家人。”
創新口味頻現 “養生”月餅火出圈
消費者在節日禮品選擇上表現出更為理性的消費態度,月餅行業則在傳統口味的基礎上,不斷推出新口味以適應市場變化,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月餅可分為廣式、京式、蘇式、滇式、潮式、港式等不同派系,具體到各省市區流行的月餅風味也都不一樣,體現出較強的地域特色。而近年來,月餅產品的口味融合與升級趨勢越發顯著。
祥禾餑餑鋪的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傳統中式糕點品牌要想贏得年輕消費者的認可,就必須在創新改良上下功夫。我們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南北口味的融合和創新,希望在傳承傳統風味的基礎上賦予月餅更多元化的口感,迎合消費者對新口味的期待。”據了解,祥禾餑餑鋪今年推出了多款中秋節月餅“全家桶”禮盒,內含五仁、棗泥等京式經典口味以及流心巧克力、荔枝玫瑰等創新口味。
年輕一代消費群體逐漸站上消費主舞臺,越來越多的創新口味月餅也應運而生。例如,稻香村的乳酪黃桃月餅、瀘溪河的宮保雞丁鮮肉月餅、好利來的米皮月餅等,這些新穎產品為年輕消費者提供了更豐富的傳統節日美食體驗,同時也為月餅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另一方面,受養生年輕化、人口老齡化等因素影響,消費者的健康需求也不斷被激發。根據艾媒咨詢數據,68.5%的消費者希望月餅能夠使用更健康天然的食材,65.8%的消費者表示更傾向于選擇無蔗糖、無反式脂肪酸的月餅。
記者在走訪時看到,各大商超和烘焙店普遍上架了低糖月餅。以祥禾餑餑鋪為例,其在減油減糖超過30%的基礎上推出了多款糖醇月餅。據了解,木糖醇被身體吸收的速度較慢,對血糖的影響較小,因此與普通月餅相比,更適合糖尿病患者和需要控制血糖的人食用。
除低糖月餅外,市場上還涌現出不少“養生”月餅,山藥、百合、鐵皮石斛、西洋參等藥食同源的中藥材紛紛被融入月餅餡料里,吸引了眾多消費者購買。
對此,專家指出,消費者在食用這些低糖、“養生”月餅時,仍需保持節制,合理控制攝入量。因為過度食用糖醇對人的腸道會產生刺激,而部分中藥材具有特定藥理作用,并不適合所有人群,尤其是有特定健康狀況的人群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性食用。
月餅不再“一枝獨秀” 替代性食品熱銷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動。最初,月餅是用來祭拜月神的供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月餅因此被視為具有團圓意義的節日禮品。而伴隨著個性化需求的增長與食品行業的創新發展,一些消費者開始選擇替代性食品來傳遞節日祝福。
在北京市稻香村劉家窯路店內,記者看到,相較于中秋月餅專區,糕點區的消費者明顯更多。據銷售人員介紹,“目前來看,月餅的銷量不如其他糕點,許多消費者覺得糕點的造型更精美,設計也更加豐富,因此更傾向于選擇糕點禮盒作為中秋禮物。”
在紅星前進面包牛奶公司東四店,消費者正大排長龍,等待購買新上架的中秋限定款“北京福餅”。這款福餅包含妙峰山玫瑰、蔓越莓芝士和芋泥蛋黃麻薯三種口味,且有400克和1000克兩種規格,購買三個1000克福餅可獲贈“北京中秋福福禮盒”。店內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消費者對這款產品的反饋非常好,門店每日會上架幾十個福餅,經常供不應求。”
家住北京市東城區的張先生說:“我很喜歡福餅的寓意,而且往年都買月餅,今年想換個新鮮的,買個福餅送給家人,讓他們感受一下這份特別的節日祝福。”
在線上購物商城,中秋糕點禮盒的銷量也表現不俗。例如,知味觀的“繁華似錦”糕點禮盒,將國風花鳥、山水應用在禮盒包裝上,并將糕點設計成色彩斑斕的花朵造型,目前已售出超過3000盒;祥禾餑餑鋪的“美福桶”中秋禮盒,內含玉兔餅、黑芝麻團圓餅等傳統中式糕點,目前這款禮盒已售罄,正待商家補貨。
月餅不僅是一種食品,更是一種情感的載體。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中秋禮品的選擇也越加多樣化,不再僅局限于傳統月餅。無論是低糖、“養生”月餅,還是精美的手工糕點,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對多元口味和品質的追求。艾媒咨詢指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食品企業不僅需要注重食品本身的品質,還需根據消費趨勢,靈活調整產品線,通過豐富的產品種類和定制化服務,全面提升消費者的購買體驗。(趙 曦 黃芷凌)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