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傳承讓精釀啤酒顯"貴氣"接"地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2-20





      近年來,國內精釀啤酒市場持續升溫,從胡同小巷的精釀酒館到電商平臺的國貨爆款,"小而美"的精釀啤酒正以差異化路線打開消費新藍海。


      精釀啤酒絕非簡單的舶來品,而應成為傳統文化現代表達的新載體。我國地大物博,從江南的桂花、塞北的沙棘,到川渝的花椒、閩南的烏龍茶,五千年的農耕文明孕育出獨特的"風味基因庫",為精釀啤酒的本土化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廈門企業將家鄉特色好物融入啤酒發酵,讓消費者在麥芽香中品出"閩南味道";山西大同企業用黃芪釀造酒飲,既帶動當地農戶增收,又讓傳統藥材變身潮流飲品。這些實踐啟示我們:越是本土的,越是世界的。只有把文化傳承的"慢功夫"轉化為產品創新的"加速度",才能讓精釀啤酒既顯"貴氣"又接"地氣"。


      "新中式"精釀啤酒的升溫,折射出的是中國消費市場的深層變革。消費者愿意為市場價格相對較高的精釀啤酒買單,本質上是對其"風味工藝+文化敘事"的價值認可。在消費升級趨勢下,消費者對酒飲的需求已從單純的味覺滿足,轉向對文化符號與身份認同的復合追求。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在產品創新與品牌建設上持續發力。


      當前,我國與精釀啤酒相關的企業已超一萬家,但同質化競爭、標準缺失等問題依然存在。破解困局,還需要打好"特色牌":在新疆,企業聯合農科院培育專用啤酒花,讓戈壁灘長出"液體黃金";在青島,啤酒廠開設工業旅游專線,消費者可體驗從一粒麥到一杯酒的全流程。當精釀啤酒遇上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產業發展的"單一賽道"正升級為價值共創的"立體生態"。


      一縷酒香,可嗅到一個民族的文化自覺;一杯精釀,能品出一方水土的匠心傳承。期待更多企業深挖本土文化,釀出更多"中國味道",讓世界透過晶瑩的液體,看見一個既有歷史厚度、又有時代活力的中國。(風鈴)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