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日前發布《2025到店零售3.0趨勢洞察報告》
動態獲客模式為零售業注入新活力
電子商務的崛起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從傳統的線下交易到線上線下融合,零售行業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25到店零售3.0趨勢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到店零售3.0時代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技術協同、信息共享、內容融合,衍生出多種多樣的商業模式和零售業態,如前置倉、線上訂貨店內取貨、線上引流到店等新模式不斷出現,內容平臺助力零售業從傳統交易模式向動態獲客模式的轉變,為其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線下交易受局限
零售業當前正處在變革時期,從傳統線下模式主導的1.0時期,到線上平臺與線下實體初步融合的2.0時期,現在是內容驅動的3.0時期。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深刻變革,線上消費平臺迅速崛起,分流了線下實體店的客流量。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相關數據顯示,超過60%的區域型連鎖超市面臨客流經營下降問題。有些實體零售商戶還處于“等客進場”的被動姿態,單純依賴店鋪的地理位置,坐等消費者自行上門,缺乏主動出擊、提前與客戶建立聯系的意識與行動。零售企業幾乎沒有前置機會向客戶傳遞品牌理念、產品優勢以及服務特色,自然難以在客戶踏入店鋪之前就與之建立起信任關系。
如今,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過程已變得更加復雜,不再是簡單的線上搜索、篩選零售商戶信息,進店、挑選、購買。《報告》顯示,45.60%的受訪者每周出門購物消費的頻率沒有發生變化;43.98%的受訪者每周出門購物消費的頻率有所下降。在關于消費意向的主題調查中,21.82%的受訪者認為僅靠線下促銷手段已經無法提升逛街購物興趣,近七成受訪者在線下消費時不再重視打折促銷活動。
專家指出,對于一些計劃性較強的消費,消費者通常會提前進行大量的信息收集和比較,決策時長可能會從幾天到幾周不等。他們會考慮產品的性能、價格、品牌口碑、售后服務等多個因素,直到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足夠的信息,才會到店進行購買。
到店零售3.0時代,商戶與消費者的互動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讓客戶從主動“信息檢索”到獲得被動“前置體驗”,“線上體驗前置”模式重構了消費者決策鏈路,其核心邏輯在于以內容為媒介,將原本發生在線下的體驗環節前置到線上。首先,多維度信息輸出(線上體驗);第二步,建立消費者認知(線上體驗);最后,到店消費(線下體驗)。
《報告》指出,日用商超具有高頻、低客單價的消費特性,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十分注重便利性與優惠活動。為貼合這些特點,商超在線上體驗前置打造上,創造高頻次促銷活動的場景信息,幫助消費者補足未到店時沒了解的信息,提前體驗,凸顯即時性與便利性。
創新獲客模式成為運營核心
到店零售3.0時代標志著零售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內容平臺成為推動這一變革的關鍵力量。零售商從單純商品提供者轉型為消費者生活方式的深度參與者,通過內容平臺主動輸出,強化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成為消費者生活中的內容伙伴,并通過社交口碑形成持續獲客閉環,為零售業注入了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的新增長引擎。
《報告》顯示,已有84%的百貨零售商戶布局線上。線上平臺能夠憑借大數據分析,消費者評價展示以及個性化推送等手段,提前在虛擬空間與消費者展開互動并逐步構建信任。他們會在多個平臺收集信息,參考他人評價,經過反復權衡才做出決策,這一過程涉及眾多觸點。82%的消費者在進入線下門店前已通過社交媒體完成產品調研。
內容平臺解決了客流問題,帶來新的鏈接、連單購買、提升復購,以及租金或流水倒扣比例的提高。通過在內容平臺上發布精美的圖片、視頻和文字內容,零售商戶能夠生動地展示產品的特點和優勢,激發消費者的興趣和購買欲望。這種內容驅動的營銷方式不僅能夠精準觸達目標消費者,還能夠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更強的品牌認知和情感連接。
消費者到店后,商戶通過精心打造互動場景,讓消費者可以親自體驗產品,參與互動玩法。線上以豐富內容為餌,吸引消費者關注;線下以優質體驗為網,留住消費者腳步;會員體系則如同絲線,將消費者緊密連接,促進其重復消費。這種全新的模式,為實體零售帶來了突破傳統限制的機遇,成為商超全渠道運營的核心。此外,內容平臺的社交屬性也為零售商戶帶來了更多的營銷機會。
AI驅動商超提質增效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各行業的背景下,眾多零售企業在數字化轉型與AI應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為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底,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了推動場景化改造、品質化供給、數字化賦能、多元化創新,以及供應鏈提升等五大重點任務。目標到2029年初步形成供給豐富、布局均衡、渠道多元、服務優質、智慧便捷、綠色低碳的現代零售體系。
《報告》顯示,AI的快速普及也給零售業帶來新的變革,但垂類模型的開發相對滯后,AI在零售中的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在主要應用中,39%的企業表示使用了文檔處理,36%的企業表示使用了圖文生成功能,32%的企業表示使用了代碼生成功能,25%的企業表示使用了信息搜集、智能導購功能。AI對零售行業的變革性影響,行業有高度共識,82%的企業反饋AI將對零售行業的數字化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某零售企業引入AI智能客服系統后,實現了24小時全天候在線服務,消費者可以通過官方網站、移動應用等多種渠道與AI客服進行互動,獲取商品信息、查詢訂單狀態、提出投訴建議等。AI客服不僅能快速響應消費者的需求,還能根據消費者的購物歷史和偏好,提供個性化的商品推薦和優惠信息。智能化服務的方式,不僅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大大提升了企業的運營效率。
《報告》認為,隨著數字化的持續演進和AI應用的不斷深化,在DeepSeek的催化下,零售業在運營提效與成本控制方面的創新實踐將更加豐富多樣。如可以利用AI驅動的智能數據分析工具,可以實時監測和分析消費者行為偏好、銷售數據等關鍵指標,實現高效運營、精準營銷等精細化管理策略,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還可以借助數字化技術優化商超的基礎設施和運營流程,如智能照明、智能空調、能源管理系統等,實現節能減排,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提升店鋪的舒適度和顧客滿意度,為消費者創造更加舒適的購物環境。(記者 高娜)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