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消費品價格指數》日前正式發布。該指數由大連瀚聞資訊有限公司基于海關CIF總價及數量編制完成,是國內首個聚焦消費品進口價格波動的專業指數,填補了我國進口消費市場價格監測的空白,為政策制定、高校科研、市場消費等提供了重要參考。
作為衡量一定時期內進口消費品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綜合指標,中國進口消費品價格指數通過覆蓋7大類、1831個HS編碼細分商品的科學架構,構建起“吃穿住用行娛”六大消費領域的全景視角,可直觀反映國際市場供求狀況、產品質量優劣及競爭力強弱等,也能夠間接反映匯率波動、貨幣購買力及國內供應等內容。
據介紹,該指數采用“單位價值法和拉氏價格指數”進行編制,以2020年平均價格水平作為對比基數,每5年進行一次基期輪換,以確保編制的規范性與指數穩定性。
首期指數顯示,3月中國進口消費品價格指數呈現環比107.2(上漲7.2%)、同比105.2(上漲5.2%)的雙增長態勢,但結構性分化特征顯著:個護文體類受益于節慶效應拉動,環比增長29.5%;電子文娛類在智能設備迭代驅動下整體上漲45.7%;而家居類受行業需求調整影響環比下跌13.1%。
細分領域數據顯示,食品類受春季國內供應旺季影響環比微降2.2%,服飾類在上游原材料價格傳導下上漲7.8%。值得注意的是,出行類消費環比下降1.0%,折射出國際貿易政策調整與國內消費結構優化的雙重作用。
在當天舉行的專家研討會上,來自國家統計局、商務部研究院、對外經貿大學、廈門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指數方法優化和當前我國進口形勢進行了深入探討。
與會專家表示,編制中國消費品進口價格指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指數體系的建立能彌補現有統計體系對進口商品價格監測的不足,對于國內消費市場運行分析、消費能力評估與消費水平觀察等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進口消費品市場高質量發展。
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