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和工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堅定不移高質量“出海”平行論壇上,多位來自政府部門、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共話中國企業高質量“出海”的廣闊圖景,共同探尋在全球化進程中企業的獨特定位和創新路徑。
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莊樹新在致辭中指出,在“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國企業“出海”步伐不斷加快。
其中,中央企業是“走出去”的排頭兵。根據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提供材料,中央企業已累計在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布局了1萬多個項目和機構,同時積極與各類所有制企業協同出海,在產業園區、能源電力、通訊信息等領域與地方國企、民企通力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國家電網公司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近年來,國家電網把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作為走出去工作的重點,在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業務,多個項目成為金字名片,成為央企走出去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典型案例。
“國家電網按照投資、建設、運營和技術、裝備、標準兩個一體化走出去,推動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協同出海。”國家電網總經理助理朱光超說,國家電網注重聚焦主業,始終把重點聚焦在熟悉和擅長的領域,依托在特高壓、智能電網、新能源等領域的領先技術,全面比選,重點選擇經營穩健、產業帶動力大的項目,從源頭上保障國際業務高質量發展。
作為改革開放后最早“走出去”的企業之一,中國信科在持續鍛造面向全球市場的技術創新能力、屬地化營銷能力、海外本地化生產制造能力等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回顧中國信科多年國際化探索,中國信科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何書平表示,要不斷強化產品鍛造,提升差異化競爭能力。
“雖然通信行業國際標準統一,但各國在技術路線上的選擇和使用習慣不同,集團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研發定制成為突破高價值客戶的利器。”何書平說,集團還強化國際話語權的爭取,將標準的制定和專利布局作為產品競爭力提升的有效手段,主導制定、修訂65項國際電信聯盟標準,5G標準必要專利數居全球前七位。
在用技術和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走高端化路線是中國企業高質量“出海”的必然路徑。
“對于中國企業和中國品牌來說,高端是唯一正確的路,中國制造、中國服務在‘出海’過程中必須跳出低端低價的泥潭,勇敢走向高端。多年來,海信從終端產品堅決轉向中高端和高技術產品,在海外重點市場建設自己的研發中心和制造工廠,長期堅持改善產品結構,穩扎穩打提升高端產品的市場份額。”海信集團董事、總會計師劉鑫說。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中國企業出海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出海之路也伴隨“風高浪急”。多位企業負責人表示,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時,要強化“走出去”風險防范,共同推動企業“出海”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
莊樹新表示,面對新階段新形勢新要求,企業應當堅定“走出去”步伐,優化“走出去”方式,創新“走出去”路徑,強化“走出去”風險防范,推動“出海”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建議企業、金融機構、協會、院校、部委等相關各方加強協同,攜手推進務實合作,共同打造“出海”傳統領域新優勢;協同培育創新動能,共同拓展海外投資合作新領域;不斷豐富合作模式,共同探索“肩并肩出海”新路徑;持續強化軟實力建設,共同打造中國企業海外新形象。(記者 汪子旭)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