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6月7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853億美元,較4月末上升36億美元,升幅為0.11%。記者注意到,外匯儲備規模已連續5個月上升。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5月,美元指數小幅震蕩,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具體來看,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指出,5月全球資產價格漲跌不一,對外儲支撐有限:債券市場整體下跌,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24基點至4.41%;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上行19基點至1.52%;10年期歐債收益率小幅上行5基點。股票市場整體上漲,美國標普500指數上漲6.15%,歐洲斯托克指數上漲2.94%,日經指數上漲5.3%。匯率對外儲有所支撐:美元指數小幅下跌0.1%至99.3,日元兌美元貶值0.7%,歐元、英鎊兌美元分別上漲0.16%、0.92%。受資產價格變化與匯率波動綜合影響,5月外匯儲備較上月末上升36億美元至32853億美元。
展望未來,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出,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提供支撐。
溫彬認為,中美貿易關系出現轉機,對美直接出口恢復,疊加企業加速向東南亞等地區轉移產能以規避未來可能的高關稅,今年出口有望保持快速增長,繼續發揮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基本盤作用。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是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的有力支撐。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當前我國略高于3萬億美元的外儲規模處于適度充裕水平,短期內有望保持基本穩定。在外部環境波動加大的背景下,適度充裕的外儲規模將為保持人民幣匯率處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撐,也將成為抵御各類潛在外部沖擊的壓艙石。
此外,當天更新的官方儲備資產數據顯示,2025年5月末,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為7383萬盎司,較上月末增加6萬盎司。自去年11月重啟增持以來,中國央行已連續7個月增持黃金。
王青判斷,央行增持黃金仍是大方向。截至2025年5月末,我國官方國際儲備資產中黃金的占比為7.0%,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外,黃金是全球廣泛接受的最終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黃金能夠增強主權貨幣的信用,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有利條件。(記者 向家瑩)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