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口搬到“家門口” “一港通”打通外貿“最后一公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18





      6月,廣州南沙港貨運往來火熱。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的近萬臺空調9日辦結通關手續,從佛山順德北滘港乘駁船出發,以“一港通”模式運往南沙港,再換乘國際貨輪,通向泰國、西班牙等15個國家和地區。


      廣州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曾琦介紹,海關創新推出的“一港通”項目以廣州南沙港為樞紐港,內河碼頭和鐵路陸港為支線港,進出口貨物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平均堆存期由原來的7天縮短至2天以內。


      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冷義峰介紹,此前,公司的出口貨物多以陸運送往南沙港,加上提柜往來數個小時,運費高、協調難,費時費力。如今,在內陸碼頭提柜,很快就到倉庫,裝貨后接駁船就能運到南沙港,只需填寫一張報關單,物流綜合成本差不多打了五折。


      “路通,證明活力夠,自然財通。”冷義峰說,“客戶普遍對商品物流時效要求較高,采用‘一港通’模式后,出口效率提高了不少,貨物和資金周轉能形成更快捷的循環,對生意起到積極作用。”


      身處南沙港,上百個海外港口的貨輪、廣東省內數十個碼頭的小型船舶,以及省外鐵路的無縫連接,令眾多出口貨物快速集聚、換乘。同時,廣州中歐班列以鐵路-公路、海運-鐵路聯運的方式打通“中亞-廣州-東南亞”物流通道。


      “南沙港實現了內河駁船、火車、國際貨輪多個運輸終端的對接交匯,‘一港通’模式更好發揮南沙作為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區位、集散優勢。”南沙海關南沙港運輸工具監管科科長孫俊杰說。


      如今,“一港通”的輻射范圍從大灣區及周邊城市擴展到內陸省份,廣東優化省際合作機制,優化對內開放布局。


      曾琦介紹,目前“一港通”模式開通航線23條,覆蓋廣東、湖南、貴州三省12個城市的19個內河碼頭和4個鐵路陸港。自“一港通”項目推出以來至今年5月底,其業務量累計超56.9萬標箱,受惠企業超3000家。今年前5個月,“一港通”業務量達7.5萬標箱,同比增長4.2%。


      無獨有偶,在深圳鹽田港,5月底迎來首趟滿載電器配件等貨物的“蓉深港圖定班列”。“2天抵深、3天抵港”,接著發往歐美、東南亞等地,這是繼去年8月首發“渝深港圖定班列”后,為成渝經濟圈打造的又一條黃金出海通道。


      “蓉深港圖定班列”的開通,標志著深圳港第20個內陸港——成都內陸港正式啟用。近年來,深圳港持續推動海鐵聯運發展和內陸港建設,將國際大港搬到了內陸客戶“家門口”。目前,其已掛牌運營20個內陸港,開通運行33條海鐵聯運線路,不僅覆蓋廣東省內,更延伸至重慶、江西、湖南、貴州、云南、四川等地,為這些地區提供安全、穩定、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務。


      更多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不僅使得出口業務得以無縫連接,進口業務也獲得了優化。


      前不久,從泰國港口到南沙港,再到佛山九江碼頭,一批10個貨柜的橡膠木方,從國際班輪換乘內河駁船,在佛山辦理通關手續后便被順利放行,此次還實現了“內河運費扣減”0.6萬元,減征稅款近千元。這標志著廣東省內海關推行“一港通”通關模式以來,首票進口業務疊加“境內段運費計稅價格扣減”惠企舉措落地。


      佛山中外運倉碼總經理孫程說:“進口‘一港通’通關模式的成功落地,有效解決了駁船回程運力空置問題,降低了駁船運營成本,從而減少客戶的物流成本,疊加‘境內段運費計稅價格扣減’優惠政策,可為客戶每柜節省100元稅負成本。”


      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副主任郭廣萍表示,以上舉措有助于關務流程優化、港口效率提升、合規成本降低,同時也將極大助力當地家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樞紐港釋放貨物集聚壓力更具物流優勢的同時,又消除了支線港與樞紐港在征稅基數方面的成本差距,同步帶動支線港進出口貿易規模增長。”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綜合業務工作處副處長謝韓偉說。


      貨運物流便利化舉措助力外貿業務增長。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額2.85萬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快于同期廣東省整體進出口額增速0.5個百分點。(記者 丁樂 王文博)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