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企加碼在華研發投入 推動實現“在中國 為全球”戰略愿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19





      在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的背景下,多家工業領域外企正加速在華設立創新研發中心,利用中國市場的轉型創新潛力、龐大的產業規模、先進技術應用場景和人才資源,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推動提升自身在行業內的全球競爭力。


      近日宣布成立“中國智能創新中心”的AVEVA劍維軟件副總裁及中國區總經理崔靜怡表示,中國廣泛而豐富的工業應用場景與巨大潛力,為數字化解決方案的“迭代和打磨”提供了絕佳的平臺。公司積累的豐富經驗,不僅幫助本地企業降本增效,更助力他們走出國門,讓中國創新的工業智能解決方案惠及全球工業領域發展。


      近期,在華加碼研發投入的貝內克長順汽車內飾材料(張家港)有限公司亞太區副總裁卡斯滕·克內爾也表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不僅規模全球領先,更成為全球的技術標桿。公司加大對研發中心的投入,目標是實現產品的深度本土化。公司在中國開發更多產品,既能服務于本地市場,未來也將服務于全球市場。公司將源自中國的創新成果推向全球,從以前的“在中國 為中國”,逐步實現“在中國 為全球”的戰略愿景。


      世界500強企業德國大陸集團在張家港投資2億元建設的亞太區研發中心年內將投入運營;舍弗勒公司大中華區第二研發中心日前宣布入駐湖南湘江新區,與其在湘潭的生產基地形成新的“研發-制造”生態圈;索恩格電動系統全球新能源研發中心落戶長沙經開區,加快了其擁抱新能源汽車行業浪潮的步伐;博世電驅動系統(中國)產業化研發中心計劃年底在湖南投入運行……這些公司都瞄準了中國快速發展的汽車市場。


      荷蘭半導體生產商恩智浦日前也表示,中國市場銷售額占公司銷售總額的三分之一,中國不僅擁有長足發展的市場,還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在中國深入本土化進程,更利于保障恩智浦在全球的競爭力。“中國工業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8%,汽車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以上。更重要的是,在當下的中國,眾多新質生產力的代表力量正在不斷涌現,比如,76%的電池在中國生產,全球最大機器人企業中的56%在中國。”恩智浦方面表示。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首席代表兼總經理張琳日前表示,今年一季度,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對70家會員企業進行調研,其中近70%明確在2025年及以后會加大對華投資,而在這些企業中,超過78%的企業將重點投資領域聚焦在研發板塊。


      “中國已成為全球創新的引擎,匯聚了頂尖人才、高素質的專業團隊,而這些優勢在創新過程中至關重要。劍維軟件擁有豐富的經驗與專業知識,公司將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攜手中國企業進一步開拓創新,共同創造非凡成果。”劍維軟件高級副總裁、全球戰略與產品線轉型負責人考姆·麥卡錫表示。


      外資企業紛紛選擇在華投資、增設研發中心,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們看重 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應用場景結合的高效性,而這種效率可迅速提升企業所在行業的生產力水平。


      麥卡錫表示,中國具備發展人工智能應用的優勢,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全面構建,為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為數據中心建設、綠色能源協同發展保駕護航;另外,中國完善的教育體系為科技創新儲備了大量人才。“尤其在能源應用領域,中國相比歐洲展現出顯著優勢。這一優勢為劍維在工業領域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了堅實基礎——通過AI實現知識挖掘、海量數據價值提煉、故障預測與處理,從而助力企業客戶提質增效。”


      盡管在化工、工業設計、造船等領域劍維占據超過半數市場份額,但公司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客戶與合作伙伴的支持。通過共建本地化共生發展體系,公司正在不斷滿足中國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而這種基于長期共贏的合作模式在實踐中不斷走向成熟。(記者 閆磊)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