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整技術出口,筑牢產業安全基石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11





      近日,商務部會同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此次調整共刪除3項技術條目,新增1項,修改1項,新增與修改項包含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等。


      據了解,2001年,商務部會同科技部以部令形式發布《目錄》,并分別于2008年、2020年和2023年對部分內容進行調整、修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此次《目錄》調整是順應我國技術發展變化形勢、完善技術貿易管理的具體舉措,旨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國際經濟技術合作。


      統籌發展和安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技術出口是指從中國境內向境外,通過貿易、投資或者經濟技術合作方式轉移技術的行為。屬于《目錄》禁止出口的技術,不得出口。屬于限制出口的技術,實行許可證管理;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屬于自由出口的技術,實行合同登記管理。


      具體看來,《目錄》新增1項限制類技術條目,即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包括新增電池用磷酸鐵鋰制備技術、電池用磷酸錳鐵鋰制備技術、磷酸鹽正極原材料制備技術等3條控制要點。


      修改1項限制類技術條目,即有色金屬冶金技術,包括新增鋰輝石提鋰生產碳酸鋰技術、鋰輝石提鋰生產氫氧化鋰技術、金屬鋰(合金)及鋰材制備技術、鹵水提鋰技術、含鋰凈化液制備技術等5條控制要點,修改提取金屬鎵技術控制要點。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目錄》限制的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主要為下一代高端磷酸鐵鋰制備技術。例如,此次受到出口限制的磷酸鐵鋰材料需滿足該材料在220MPa下粉體壓實密度≥2.58g/cc,0.1C放電克容量≥160mAh/g,首次庫倫效率≥97%;磷酸錳鐵鋰制備材料需滿足在220MPa下粉體壓實密度≥2.38g/cc,0.1C首次庫倫效率≥95%,0.1C放電克容量≥155mAh/g,0.1C平均電壓≥3.85V。


      對于上述調整,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在敏感領域正越來越多地得到應用,將相關技術納入《目錄》限制類,有利于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相關技術安全、可持續應用和發展。


      車夫咨詢合伙人曹廣平認為,當前我國調整《目錄》,尤其是將鋰電正極材料制備及上游相關提鋰技術納入限制范圍,是我國鋰離子電池制造業領先地位與復雜國際貿易局勢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一舉措既是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長遠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應對其他貿易爭端的務實策略和有效措施。做好核心技術開發和保護,有利于我們在國際貿易和產業發展中占據一定的主動地位,獲得更多產業效益。”


      掌握更多核心技術


      得益于低成本與高安全性,當前磷酸鐵鋰電池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正逐步擴大。


      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的最新報告指出,今年1-5月,中國正極材料制造商的出貨量呈現明顯增長趨勢。當升科技、杉杉股份等主要正極供應商競爭激烈,中國正極制造商正基于中國國內市場需求和大規模產能計劃,逐步擴大其全球市場份額。


      我國在當前全球鋰電產業鏈中優勢顯著。具體看來,全球前5名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制造商均為中國企業。SNE Research認為,這充分表明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市場實際上由中國主導。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市場的增長與中國材料企業的全球主導地位直接相關,進一步鞏固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電池材料供應鏈結構。


      英國研究公司Fastmarkets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磷酸鐵鋰電池生產和鋰加工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去年,中國占全球磷酸鐵鋰電池產能的94%,并提供了全球70%的加工鋰產量。


      “我國在鋰離子電池產業化領域的領先,恰恰體現了我們對更多核心關鍵技術的掌握。從當前情況來看,相關產品、技術,乃至設備和專業人才,都是我國鋰電池行業的寶貴財富。”曹廣平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相關企業可以憑借技術優勢,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談判地位,進一步鞏固在全球電池產業鏈中的主導權。同時,這也促使國內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步伐,開發更先進的技術,應對全球市場變化。


      多舉措應對挑戰


      “從前瞻性角度看,鋰離子電池相關技術與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無人機、低空經濟等諸多產業發展高度相關,和稀土資源等一樣,具有較高的戰略地位。”曹廣平認為。


      當前,海外不少國家對于新能源產業鏈政策調整復雜且多變。對此,SNE Research指出,為了應對政策變化和供應鏈失衡帶來的風險,全球正極材料供應商正加快其戰略應對措施,如多樣化產品組合和客戶,以及加強當地生產基地。誰能在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將取決于誰最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


      國內相關企業也在積極行動,在保持技術優勢的同時積極拓展市場。德方納米4月表示,公司密切關注國際貿易環境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充分發揮公司在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領域積累的優勢,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快推進海外基地建設。


      富臨精工5月稱,基于磷酸鐵鋰產業市場需求和變化,公司將加快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產銷提升和上游草酸亞鐵、磷酸二氫鋰項目建設,新增產能和上游主材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有利于降低成本,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


      當升科技5月透露,未來,隨著公司磷酸(錳)鐵鋰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將通過提升產品性能、工藝裝備水平與生產效率、打通上游一體化合作等舉措,降低制造成本,優化客戶結構;公司已成功開發出兼具高容量與長循環的高端錳酸鋰與鎳錳酸鋰正極材料,客戶評測各項性能指標表現優異。(記者 楊梓)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