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計劃年底“清晰” 特斯拉來了?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0-29





      聘近500人建設全球最大超級充電站
     
      這已不是特斯拉第一次傳出國產的消息。
     
      10月26日,商務部在發布會上表示,特斯拉正與上海市政府洽談建廠事宜。此前,有外媒消息,特斯拉已經和上海市政府就其在上海建制造工廠達成協議,有望以獨資的形式在上海自貿區建立工廠,目前雙方還在商議時間等公告細節信息。
     
      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官方則隨后辟謠稱:“沒有就特斯拉在上海自貿區設計全資制造廠簽署協議。”特斯拉中國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引用今年6月發布的聲明回應:“為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特斯拉正與上海市政府探討在該地區建設工廠的可能性。正如之前所溝通,到今年年底,特斯拉的國產計劃將會更清晰。”
     
      實際上,作為互聯網造車的鼻祖,特斯拉創始人、CEO伊隆·馬斯克對于中國市場一直有很濃厚的興趣。馬斯克經常以科技俊杰的形象出現在中國,有著明星般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也幫助特斯拉成為唯一一家在中國電動車市場取得廣泛認知度和影響力的外國汽車廠商,但同時也是唯一一家至今還沒有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的外國車企。特斯拉終將以何種方式落地中國市場,一直備受關注。
     
      糧草先行
     
      盡管以獨資的形式在上海自貿區建立工廠的傳聞未得到特斯拉的確認,但特斯拉兩個特殊的舉動卻饒有意味。
     
      特斯拉在傳聞第二日舉行了大規模校園招聘,招聘總崗位數接近五百人,同時特斯拉發言人在校園招聘上表示,公司已經在北京成立了研發中心,在中國也即將有一支研發團隊。雖然校園招聘中沒有出現研發崗位,但在官網上表明了其正在招募研發,要求多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甚至是博士的學歷。
     
      除了大規模的校園招聘之外,特斯拉還在上海做了一件大事。特斯拉中國對外表示,其全球最大的超級充電站在上海浦東新區丁香國際商業中心落成,該充電站可以同時容納50輛特斯拉充電,也是目前亞洲最大的超級充電站。部分業內人士指出:如果不是在上海國產,特斯拉會下這么大成本嗎?從這一層面也可以表明傳聞的可信度頗高。而特斯拉全線車型改為新國標充電接口,已經為國產化做好了準備。
     
      公開數據顯示,特斯拉1~9月在華市場累計銷售了約1.2萬輛進口汽車,從中國市場份額上來講,特斯拉占據了中國充電式電動汽車市場4%的市場份額,中國市場對于特斯拉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李顏偉認為:“特斯拉在華建廠相當于在全球增速最快的電動車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同時在華建廠和采購可以為特斯拉降低生產成本。”不過如果特斯拉將工廠建設在上海自貿區,則其在中國市場銷售電動車仍需要繳納25%的進口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特斯拉在華建廠的傳聞中提及了“獨資”,這是國外企業在華建廠前所未有的方式。對于特斯拉而言,獨資意味著避免技術資料等內容外泄。此外,在自貿區建獨資工廠,可以利用中國制造業的成本優勢,降低成本,同時有機會成為覆蓋亞洲的制造中心。最主要的是,在華建廠可以解決特斯拉當前遇到的產能瓶頸難題。
     
      “對于特斯拉來說,中國市場的潛力還沒有徹底被挖掘,隨著其國產化后成本降低,價格或將更為親民,進而得到更多消費者認可。”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如是說。
     
      尚未確定
     
      近三年,特斯拉在華建廠的傳聞從未間斷。早在2014年,就有消息稱特斯拉將與江淮汽車合作。2015年,馬斯克來華期間表達了希望能夠在三年內在中國本土建立設計和生產基地。彼時,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在華建廠事宜已經基本敲定。但在之后近兩年的傳聞中,特斯拉并無更多在華建廠的官方計劃傳出。
     
      2016年,特斯拉再度掀起在華投資建廠的博弈。2016年3月,蘇州相關政府還就特斯拉汽車項目落地蘇州展開了專題會議討論,馬斯克也公開表示要爭取在2016年內確定特斯拉在華國產的合作伙伴,但其國產化之路并不順利。
     
      與蘇州合作談崩之后,2016年5月又有消息稱,特斯拉與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集團”)進行了會談,并在廣州南沙進行實地考察。消息顯示,廣東省對特斯拉誠意滿滿,期望特斯拉落戶廣東省,相關領導人曾多次接洽特斯拉團隊。
     
      之后,關于特斯拉在華建廠的傳聞均與上海有關。2016年6月,傳聞稱特斯拉將與上海金橋集團簽訂非約束性備忘錄,稱雙方將各投入人民幣300億元在上海建立生產工廠,隨后上海金橋集團澄清,傳聞不實。
     
      今年關于特斯拉在華建廠的傳聞更是頻繁。2月,有傳聞稱特斯拉與中方車企將合資在上海臨港建設年產能50萬輛的工廠,隨即被雙方先后否定。4月,又有消息稱特斯拉計劃在廣東獨資建廠,廠址已經選好,只需等待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不過,特斯拉依舊否定了這個消息。6月,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與上海市已經接近達成在上海臨港開發區建設工廠的協議,將在華建立工廠,傳聞發酵了一天,之后上海臨港和特斯拉相繼否認。
     
      這次在特斯拉以獨資的形式在上海自貿區建立工廠的傳聞中,特斯拉方面在回應中強調:“特斯拉一直致力于深耕中國市場;為了更好地服務全球各地市場,特斯拉也不斷在全球范圍內評估潛在的制造工廠的選址。盡管預計大部分生產仍將在美國完成,但特斯拉需要設立海外工廠以確保更多的當地消費者能負擔得起我們的產品。”
     
      “之所以特斯拉在華建廠的事情一直懸而未決,是因為我國合資股比的限制,外企在華需要和本土企業合資,中方企業占股不得少于50%。但特斯拉一直希望獨資。”有汽車分析師表示。不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公開表示,中國政府將盡快研究出臺減少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外商投資限制的政策措施,持續推進這個領域的對外開放。“特斯拉屬于擁有創新技術的企業,在政策上或許會給予一定的特殊性。”崔東樹如是說。
     
      或將成行
     
      相關政策顯示,外國車企想要在華投資建廠需要與本土企業進行合資,本土企業所占股比不得少于50%。因此特斯拉既想要在華投資建廠,又希望避開與本土企業建立合資公司的方式,從政策上來看也是不允許了,政策或成為其最大的挑戰。
     
      不過相關政策已經有逐步放寬的趨勢。今年4月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從發展規劃》中提到“完善內外投資管理制度,有序放開合資企業股比限制”。8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17〕39號)文件,其中“減少外資準入限制”部分,特別提到了新能源汽車制造的開放,表示今年下半年開始,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
     
      9月,國家發改委在公開會議上提到,下一步將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并且將繼續簡化外商投資管理程序,支持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率先加大改革力度。
     
      同是9月,在商務部記者招待會上,商務部發言人公開表示中國政府將盡快研究出臺減少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外商投資限制的政策措施,持續推進這個領域的對外開放。
     
      政府層面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重視程度或將影響到政策的變化,馬斯克或是看到了機會才始終堅持自己的條件不動搖。
     
      另有消息稱,此次建廠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斡旋的結果,而特朗普將會在11月8日訪華,如果傳聞成真,到時候自會見分曉。
     
      產能瓶頸
     
      在Model3發布之后,馬斯克承諾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1500輛Model3的生產,但特斯拉目前設在美國加州的唯一一家工廠遭遇了生產問題,生產瓶頸導致第三季度只生產了260輛,實際交付為220輛,這一數字遠遠低于預期。馬斯克發推文表示:“我們正深陷產能不足中。”并宣布特斯拉的半自動駕駛卡車將推遲到11月發布,目前公司將集中精力解決遇到的生產瓶頸問題。
     
      Model3被定位為入門級車輛,有望拉動特斯拉銷量的增長,但因為產能不足的原因,導致產量并沒有跟上預期計劃。業內人士認為,在風起云涌的電動汽車市場,特斯拉的產能不足問題會嚴重影響到其接下來的發展。如果特斯拉確定在中國建廠,預計于2019年或2020年開工,有望降低特斯拉遇到的產能問題以及緩解量產壓力。
     
      此外,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一季度凈虧損3.30億美元,第二季度凈虧損4.01億美元,因為目前特斯拉所有車型都在美國生產,并出口到其他國家,運輸成本高且低效。一旦在華成功建廠,可以直接降低中國市場的供應難度,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轉自:中國經營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加速 行業龍頭迎來發展拐點

      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多年來一直被視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自主發展的一大瓶頸和短板。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近年來不斷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比重逐步提升,一些行業龍頭企業也正迎來發展拐點。
      2017-04-07
    • 國產大飛機通過首飛放飛評審 將帶動萬億級航空產業

      4月18日,C919大型客機首飛放飛評審會在中國商飛公司試飛中心浦東準備基地召開。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民航局、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單位的25位專家,對C919大型客機首飛前飛機準備狀態、試飛機組準備狀態和首飛保障準...
      2017-04-19
    • 國產大飛機首飛放飛評審過關 有望打破空客波音雙寡頭壟斷

      中國自主打造的大型客機C919即將迎來首飛。近日,C919首飛放飛評審會在中國商飛公司試飛中心浦東準備基地召開。專家認為,C919已通過首飛放飛評審,在完成后續高速滑行后,將擇機進行首飛。
      2017-04-25
    • 發改委智庫報告:我國產業已具備邁向中高端條件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26日發布《中國產業發展報告:2017》。報告認為,我國產業已經具備邁向中高端水平、實現由大變強的基礎條件和戰略機遇。
      2017-04-27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