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真菌感染與宿主免疫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全面“蘭”阻 “科”學抗菌——蘭科?(鹽酸奈康唑乳膏)隆重亮相。
由中國微生物學會真菌專業委員會,《中國真菌學雜志》編輯部與北京大學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第六屆真菌感染與宿主免疫學術研討會于 2024 年 9 月 20-22 日江蘇省淮安市圓滿閉幕。
本屆會議邀請了國內知名專家帶來隱球菌、念珠菌、曲霉菌、淺部真菌及少見真菌感染等領域的最新研究與成果,圍繞各種致病真菌與宿主相互作用的基礎與臨床問題進行深入研討,旨在推動我國真菌研究的學術水平發展,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搭建醫學真菌工作者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會中 300 余名來自感染、呼吸、血液、ICU、器官移植、皮膚、婦產科及從事微生物基礎研究和真菌檢驗的學者積極參會。
在本次大會揚子江藥業集團鼎立支持了一場淺部真菌名師交流會與一場大會衛星會,旨在全面提升淺部真菌感染診治水平。其中9月20日淺部真菌名師交流會共計邀請全國 TOP 級專家 14 位,會議主題聚焦于真菌耐藥性、淺部真菌治療策略等熱點問題進行探討。
作為本場會議的主辦方首先做了企業致辭,闡述了揚子江藥業的發展理念與皮膚真菌領域的布局,表達了對各位到場專家的熱烈歡迎。
會中,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李若瑜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中心副主任兼真菌中心主任劉維達教授分別做主席致辭。隨后,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皮膚病與真菌病研究所所長潘煒華教授主持了“抗真菌藥物應用與思考”主題演講環節。其中,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的佘曉東主任講述了關于“真菌藥敏實驗與耐藥機制研究進展”的相關內容,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著名教授分享了淺部真菌病的局部治療策略”的內容。
最后,由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顧軍教授主持組織專家進行了討論,來自全國真菌領域的 8 位專家各抒己見,進行了多觀點的碰撞。專家們結合臨床實際需求及產品介紹,對蘭科?的作用機制、產品差異特點、與其他藥品區隔等方面給予企業更多專業建議。通過專家的討論對蘭科(鹽酸奈康唑乳膏)循證醫學研究方向指明道路,進一步挖掘蘭科在皮膚真菌領域獨特優勢,明確了產品在臨床應用的核心需求點。
另外,在9 月 21 日揚子江藥業集團還組織了一場大會衛星會,邀請全國淺部真菌疾病研究專家李若瑜教授做主席,王曉雯教授做講者,介紹了“淺部真菌病的局部治療策略”,包括目前市場上局部抗真菌治療面臨抗菌譜窄、抗真菌活性弱、治療失敗率高、患者依從性差等挑,重點總結了鹽酸奈康唑乳膏抗菌譜廣、抗真菌活性強、皮膚刺激小、清除真菌及抑制疾病復發、患者依從性高等核心優勢。
通過本次會議不僅促進了淺部真菌病診療的學術交流,積極拓展并鞏固與皮膚真菌領域專家的互動溝通,同時擴大了揚子江藥業集團和蘭科品牌的影響力,彰顯了揚子江藥業集團在皮膚領域的品牌布局與大健康戰略愿景。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