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4月24日聯合印發《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醫藥工業和數智化技術結合將帶來哪些改變?
這次發布的《實施方案》,為我國醫藥工業未來的發展定下了幾個目標。
到2027年,我國將突破一批醫藥工業數智化關鍵技術,制修訂30項以上醫藥工業數智技術標準,在智能制藥設備、檢測儀器和制藥工業軟件等領域研發推廣100款以上高性能產品。此外,我國將打造100個以上醫藥工業數智技術應用典型場景,建成100個以上數智藥械工廠,建設50家以上具有引領性的數智化轉型卓越企業。還將建設10個以上醫藥大模型創新平臺、數智技術應用驗證與中試平臺。
到2030年,我國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基本實現數智化轉型全覆蓋,數智技術融合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介紹,涵蓋化學藥、中藥、生物制品和醫療器械等細分領域。從新藥研發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效率到生產制造中工廠智能化升級,再到流通環節實現藥品全程追溯和供應鏈管理等,形成了體系化的數智化轉型指導框架。
我國醫藥工業邁向高端化 智能化 綠色化
有了數智化技術的加持,醫藥工業將發生什么變化?
專家表示,一款新藥從研發到上市,需要經過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注冊上市等多個步驟,花費時間可能需要一二十年之久。而有了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藥物研發周期可以縮短近40%。
專家介紹,醫藥工業進行數智化轉型后,在研發環節,可以通過人工智能輔助藥物靶點發現、化合物虛擬篩選等方式,提升新藥研發效率。在生產環節,可以依托數字化車間,實現工藝參數實時調控,提高生產效率,保障藥品質量,降低管理成本。在流通環節,可以借助智能物流與區塊鏈追溯系統,實現藥品流通全鏈條的透明追蹤與精準管理。這些突破,都將推動我國醫藥工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演進。
數智化賦能傳統中醫藥加速轉型
有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傳統中醫藥產業也和之前大不一樣。
在安徽亳州這家企業的研發中心里,實驗室的智能檢測設備上,一個個裝有中藥樣品的微型試管正在排隊進行成分檢測。另一端的電腦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每一支樣品的檢測結果,為企業的原料把控、制劑生產提供數據支撐。
企業負責人介紹,依托智能化檢測技術,企業成功啟動了3個創新藥、4個仿制藥項目,目前已經有兩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數智化技術賦能,讓中藥企業實現了從“一把抓”到“測基因”的技術跨越。
數據顯示,我國規模以上中藥企業數和營業收入都占醫藥工業的四分之一以上。目前,我國已建成中藥全產業鏈質量可追溯數據平臺,能夠對全產業鏈的生產過程實時數據進行采集,為全國21個省市、457個基地的100多家重點中藥企業提供了追溯服務,覆蓋113種常用中藥材。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