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央視新聞報道,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東盟連續8年為中國農產品第一大貿易伙伴。(注:出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025年6月9日新聞報道) 作為東盟國家特色產品,原產于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的燕窩深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為滿足國內龐大的市場消費需求,海關總署于今年先后發布公告允許符合要求的越南、柬埔寨毛燕和食用燕窩進口。作為中國海關總署指定的進口毛燕加工企業,燕安居通過燕窩全產業鏈體系將陸續鏈接更多燕窩產出國,承接整個東盟毛燕進口,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利好。
供應鏈破壁:從兩國爭輝到四境飄香
從馬來西亞燕屋到中國家庭的燉盅,燕安居用十余年織就一張覆蓋東盟的“金絲燕網”。
2025年的春風為產業送來新機遇。4月越南毛燕準入公告發布,5月柬埔寨毛燕獲準輸華——海關總署連續兩月“開閘”,讓燕安居的原料版圖向整個東盟延伸。
“以往消費者餐桌90%被印尼、馬來西亞燕窩占據。”燕安居董事長駱義寧表示,“如今開通越南、柬埔寨毛燕進口,將讓百姓燉盅飄起‘四國風味’!”
價格親民化:關稅歸零催生“普惠風暴”
在RCEP框架下,中國與東盟燕窩貿易關稅降為零,毛燕運輸成本大幅降低、通關效率顯著提升。
燕安居通過RCEP搭建的貿易橋梁和構建起的燕窩全產業鏈,將“源頭直供、品質可控、價格親民”的燕窩產品送入全國30個省市的消費市場。這種“政策紅利+企業創新”的雙輪驅動模式,不僅重塑了燕窩行業的供應鏈生態,更讓高品質燕窩從傳統滋補品轉變為大眾日常健康選擇。
650噸產能:托舉百姓滋補自由
六年磨一劍,燕安居的毛燕年處理能力從2019年的250噸躍升至650噸,廈門口岸進口量連續五年全國第一。(注:出自中國新聞2024年12月10日新聞報道)
燕安居650噸年產能托起的民生福祉。駱義寧董事長站在東南燕都樓頂俯瞰整個園區:“在這個燕窩產業園里,已經聚集了近百家燕窩企業,涵蓋貿易、采購、加工、倉儲、銷售等產業鏈諸多環節。”園區統一的品控標準與規模化加工,讓消費者不僅能享受從原料到餐桌的全鏈路安心保障,還能以親民價格購買到燕窩,讓傳統滋養真正成為現代生活的健康標配。
讓世界滋養中國,讓食養回歸日常
山海共濟,只“為國人提供一份安全好燕窩”——燕安居集團駱義寧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