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起來!從第17個全民健身日看健康中國新坐標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15





      8月8日,是第17個全民健身日。


      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從馬拉松火爆,到騎行走紅……不斷開創運動促進健康的新模式,是為了讓健康這個“1”更加堅實。


      全民健身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成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


      自2009年全民健身日確立以來,“運動是良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目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提高到79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運動處方”防未病,健康關口不斷前移。


      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癥……這些困擾現代人的健康問題,正通過“運動處方”得到有效防控。


      第九屆“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吸引來自全國各地近19萬人參加;在北京,打花棍、通背拳、抖空竹等傳統體育展示教學活動走進社區;在浙江,八段錦、太極拳、健身氣功教學培訓,以及志愿服務隊進校園活動通過面對面、手把手的方式,滿足群眾多元化健身需求……當下,全民健身已成為社會的一股強勁熱潮。


      智能手環記錄步數、AI健身鏡糾正動作……“互聯網+健身”讓科學運動觸手可及。


      為進一步推動健康關口前移,提高群眾科學健身素養,2024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啟動為期三年的“體重管理年”活動,提出擴大健康小屋社區覆蓋范圍,打造健康主題公園、健康步道、健身器材等支持環境;加強健康單位建設,鼓勵單位為職工健身提供基礎設施和條件。


      數據顯示,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7.2%,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下降到15.0%,全民健康水平持續改善。


      隨著“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運動不僅是強身健體的方式,也是防治慢性病的“良方”。從“治已病”到“防未病”,健康理念的轉變不僅減輕了醫療負擔,更讓更多人體驗到運動帶來的身心愉悅。


      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讓更多人身體壯起來、精神強起來。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國家的百年變遷,往往縮影于國民的身心健康。


      在校園里,體育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配角,而是培養學生身體素養、團隊精神和意志力的重要課程;在家庭中,父母帶著孩子跑步、騎行,運動成為親子互動的紐帶……


      從貴州“村超”到江蘇“蘇超”,現場數萬觀眾的吶喊助威,社交媒體上億萬人次的圍觀,掀起“體育+”的熱潮,火爆“出圈”。這些現象級賽事,不僅展現了全民健身的熱情,更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14億多人的健康幸福一脈相承。


      高架橋下建起運動公園,廢舊廠房化身體育園區,“15分鐘健身圈”遍布城鄉,“運動教育”成為熱門選項……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構建。


      社區內、校園里、廣場上,人頭攢動的球館、揮汗如雨的24小時健身房……處處展示著健康中國的活力,映射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從2019年的19.17%提升至2024年的31.87%。這背后,是從“以治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躍遷。


      運動是良醫,健康是幸福。共同描繪健康中國的新坐標,讓我們動起來!(記者董瑞豐、李恒)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