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醫師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小兒外科任傳濤——以仁愛之光,暖成長之途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11





      編者按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個中國醫師節,節日主題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值此醫師節即將到來之際,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推出“醫師節·德醫醫者風采特輯”名醫專家宣傳專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醫院的發展與榮光,離不開一代代醫者的薪火相傳和卓越追求。本次專欄聚焦十位優秀醫師,他們中,有勇攀醫學高峰、引領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也有在疑難重癥救治中迎難而上、深受患者信賴的業務骨干。在這個屬于全體衛生健康工作者的光榮節日里,我們謹以此專欄,向奮戰在臨床一線、護佑生命、無私奉獻的全體醫師同仁,致以最誠摯的節日問候和最崇高的敬意!

      任傳濤,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后、碩士研究生導師,齊魯醫院德州醫院小兒外科執行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德州市領軍人才培育工程杰出青年人才、德州市最美青年、德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德州市十佳青年醫師,小兒外科學(第三版人民衛生出版社)編委、菏澤醫專院報特聘審稿專家,國家先天性結構畸形救治項目德州地區負責人。參與國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科研課題3項,發表SCI及中華雜志10篇。兼任中華醫學會兒外科分會胸外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兒童重癥醫師分會第一屆結構畸形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兒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等。

      在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的手術室內,小兒外科執行主任任傳濤的指尖在腹腔鏡操作桿上精準移動。手術臺上,一名3個月大的嬰兒在精準麻醉下酣然入睡,此時已進入到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微創根治術的關鍵階段。此前,患兒父母輾轉多地求醫,但因患兒年紀小、病情復雜,始終沒有得到理想的治療方案,最終慕名來到齊魯醫院德州醫院小兒外科治療。任傳濤團隊以鑰匙孔大小的創口完成病灶切除,取得了顯著療效,還協助家屬申請了國家“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項目”救助,大大降低了醫療支出,減輕了就醫負擔。

      “愿以心靈手巧之年華,為患兒辟希望之途;以仁愛微光,暖千萬成長之程。”任傳濤始終要求團隊遵循“三心法則”:術前耐心傾聽恐懼、術中細心保護組織、術后精心設計疤痕。正是由于他的耐心、細心與精心,任傳濤獲得“德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德州市十佳青年醫師”“德州最美青年”等榮譽。

      “小眾”學科的破壁者:微創技術重塑兒外治療

      小兒外科是一個小眾且特別的學科,面對的患者年紀小、耐心差,需要更多的關心和耐心。立足小兒群體特點,任傳濤專注開展小兒外科微創手術,包括經腹腔鏡治療腎積水、經腹腔鏡治療膽總管囊腫、經腹腔鏡治療先天性巨結腸、經腹腔鏡治療先天性梅克爾憩室、經腹腔鏡脾切除、經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經腹腔鏡治療小兒斜疝、經胸腔鏡治療食道閉鎖、經胸腔鏡治療隔離肺、經胸腔鏡治療漏斗胸等,因其創傷小、術后瘢痕美觀,極大減少了患兒的痛苦。

      去年11月,出生不滿一個月的患兒明明突發呼吸微弱、精神萎靡,被緊急送往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經檢查,明明被確診為先天性幽門環肌肥厚,幽門梗阻導致長期營養不良及電解質紊亂,必須手術干預。聽聞手術建議,明明的父母陷入嚴重焦慮:“新生兒能否承受麻醉?”“傳統手術需開腹6厘米切口,孩子能挺住嗎?”面對家屬的擔憂,任傳濤細致解釋:“藥物無法根治此癥,但微創手術可避免大開腹,僅需三個鑰匙孔大小的創口,對患兒創傷極小,且不影響未來生活。”征得家屬同意后,任傳濤團隊隨即啟動周密預案,精確計算麻醉劑量、完善氣管插管方案,術中更以溫毯和暖風機維持患兒體溫,確保安全。

      完善術前準備后,任傳濤主刀實施腹腔鏡下幽門環肌切開術。通過腹壁微小孔洞,肥厚的幽門環肌被精準松解。術后次日,明明已能正常吮吸母乳,嘔吐癥狀徹底消失。更令家屬驚喜的是,腹部疤痕幾乎不可見。痊愈后的明明體重穩步增長,明明的父母含淚贈上錦旗:“孩子重獲新生,謝謝您!”

      治愈與美觀兼得:不僅要治愈身體,也要撫慰“愛美的心”

      任傳濤認為,兒童不是縮小的成人,他們的身體可塑性是治療的黃金窗口。

      前不久,王女士8歲的女兒不慎摔倒致使右臂骨折,被緊急送到齊魯醫院德州醫院急診科,由于擔心手術創口可能較大,王女士和孩子一直抱有很大的心理負擔,前來會診的任傳濤詳細查看了患兒的情況后,耐心寬慰并告知可以通過微創的手段治好孩子的骨折。取得家屬同意后,任傳濤為患兒實施了微創彈性髓內針內固定術,確保診療效果的同時,有效避免了傳統外科手術創口大、痛感強、恢復慢的問題。

      “骨折是青少年兒童成長期常見的問題,傳統的石膏或夾板外固定不僅會損傷骨質,術后還需二次手術取出鋼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任傳濤說。與成人不同,兒童骨質柔軟、骨膜厚、自愈能力強,且多為青枝骨折,可以充分利用孩子骨骼的可塑性,借助彈性髓內針,在骨折近端或遠端取3mm以內的微創切口實施骨骼內固定。這種手術方式尤其適用于四肢類骨折,創傷小、恢復快,且無需二次手術,屬于治療青少年兒童骨折的有效手段。

      全周期守護:從手術臺到八千多微信好友

      任傳濤的微信列表里,8400多位聯系人絕大多數是患兒家屬。深夜接收護理咨詢、復查提醒成為日常,他曾連續回復37條消息指導一名腸閉鎖術后患兒的家庭護理。“醫患關系不止于出院單簽名。”他說,出院的那一刻恰恰是另一段守護的開始。

      2019年齊魯醫院德州醫院成為國家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項目定點單位后,他主動加班為貧困家庭填報救助材料。一名9歲斜頸患兒因萬元手術費瀕臨放棄,他連夜申請項目補助,最終自付費用降至千元。“省下的錢能變成孩子的營養費,值了。”任傳濤說,迄今他的團隊已幫助百余家庭減免醫療支出。

      從醫19載,任傳濤的手機從未關機。子夜搶救車禍復合外傷患兒、凌晨研討手術方案、節假日回復數千條咨詢——這份堅守源于他對“兒外醫生”四字的敬畏:“我們修補的不是器官,而是人生的起點。”

      在他推動下,齊魯醫院德州醫院小兒外科年手術量突破3000例,微創手術占比達80%,成為魯西北兒外診療高地。而微信里那些長大的孩子們,正用健康的歡笑詮釋著:所謂仁心,即讓每個微小生命都有權綻放,讓每一位折翼的天使再次飛翔!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