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食管癌、胃癌領域學術交流近日在線上舉行。專家們圍繞食管癌、胃癌學科建設,以及中青年醫生臨床技能培養等核心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助力推動消化道腫瘤診療規范化、精準化。
“食管癌是世界范圍內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食管癌的臨床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領域。”“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消化道腫瘤領域首席專家、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主任沈琳認為,食管癌診療需要綜合考慮腫瘤分期及患者整體狀況,這對臨床醫生的醫技醫術提出了更高要求。中青年醫生應當注重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的有機結合,通過轉化醫學研究將實驗室發現應用于臨床,同時將臨床觀察反饋至基礎研究,形成良性循環,從而推動食管癌診療水平的整體提升。
“胃作為復雜的消化器官,胃癌的生物學行為和治療反應因腫瘤發生部位的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這種異質性給胃癌的臨床研究和個體化治療帶來了挑戰。”面對任重而道遠的胃癌防治工作,沈琳提出以下建議:首先,臨床醫師應當積極參與多中心臨床研究,通過循證醫學方法積累高級別證據,助力實現胃癌精準治療;其次,在專業素養培養方面,除掌握前沿醫學知識外,還需重視醫患溝通技巧和人文關懷能力的提升,以優化臨床決策和患者管理。
“中青年醫生的成長成才需要構建多維度的培養體系。”在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胃癌中心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榮譽主任委員梁寒看來,中青年醫生首先應夯實腫瘤學基礎理論,深入理解胃癌的分子生物學特征和發病機制,掌握精準醫學時代下的診療規范。其次,要注重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參與多學科診療團隊,積累胃癌個體化治療經驗,特別是對早期診斷、手術決策和綜合治療方案的把握。此外,應培養科研思維,積極參與臨床研究,探索胃癌診療的新靶點和新策略。
“‘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為優秀中青年醫生搭建了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在促進科研成果分享、臨床經驗交流和專業能力提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展望未來,梁寒呼吁廣大中青年醫生要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提高科研能力,為提升消化道腫瘤防治水平作出貢獻。
據了解,為推進科研成果臨床轉化,助力癌癥防控工作,激勵廣大醫務人員修醫德、行仁術,用優質的服務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人民健康聯合腫瘤防控領域權威專家學者,于2020年啟動了“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集中推薦展示了一批在肺癌、肝膽腫瘤、胃癌、食管癌、乳腺癌、婦科腫瘤、泌尿系統腫瘤、淋巴瘤、鼻咽癌九大腫瘤防治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