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為期三天的第三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本屆科交會以“科技打頭陣,創新贏未來”為主題,聚焦成果轉化交易。一大批新鮮、前沿的科技產品現場亮相。
本屆科交會總布展面積2萬平方米,共設置科技引領、產業創新、新技術新產品體驗等6個展示對接區。大會突出高水平成果供給,目前征集科技創新成果已達4100項,創科交會舉辦以來歷史新高,現場展示2578件重要科創成果。在本屆科交會重點高校展區,國內48所頂尖高校全景展現了351項尖端科技成果。
大會以成果展示為核心、以轉化交易為落點。截至目前,初步對接成功項目400項,對接金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會期間,還將組織開展“人工智能+”場景對接等十大專項對接活動,開展項目路演、洽談,促進科技項目落地。
打造“科技大市場” 促進供需精準對接
本屆科交會共征集技術需求1649項,涉及企業1129家。這些企業的技術需求怎么匹配?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近年來,安徽為了推動科技成果高效精準落地,打造了一個“科技大市場”。
記者走進安徽省“科技大市場”的一站式服務大廳,看到這里敞開式的科技成果登記、項目供需對接、成果評價、加速孵化等服務窗口一字排開。正在窗口辦理業務的汪元元是北京一家科技企業在合肥的工作人員,她們公司從事的是電子陶瓷的封裝管殼業務。不久前,汪元元所在的企業剛進入安徽時,由于人員設備等尚未完全到位,但一項涉及仿真能力的研究卻迫在眉睫。汪元元介紹,當時團隊也就幾個人,在安徽“科技大市場”幫助下,公司引進了安徽大學的資源,以項目合作的形式,把公司的仿真能力進行產學研對接。借助“外腦”幫企業解決當下非常迫切的技術難題。
在這個“科技大市場”里,科研團隊帶著技術入駐,企業發布精準需求,專業“技術經紀人”負責牽線搭橋,政府以及金融機構則為他們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在科技成果轉化系統的大屏上,科技成果首先由專家團隊進行星級打分,得分越高,科技成果轉化的價值也越大。
截至目前,安徽“科技大市場”已匯聚省內外科技成果1.9萬余項,掛牌、轉化科技成果超3600個,促成科技成果轉化交易金額超1500億元,服務各領域企業單位近3萬家次。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