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財政部指導、新理財雜志社主辦的第十九屆中國CFO大會在北京市石景山區召開,來自全國各地財務會計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CFO等500余人參加會議。本次大會以“AI+財務驅動價值創造”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加快財務轉型升級和價值創造,以科技創新驅動財務數智化轉型,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石景山區委常委、副區長李文化介紹,作為首都城市西大門和現代工業的發祥地,隨著2005年首鋼啟動搬遷調整、2010年首鋼涉鋼產業全面關停,石景山區逐步告別傳統工業印記,走上轉型發展之路。以產業重塑助力區域轉型,接續實施兩輪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行動計劃,有序銜接以信息技術和現代金融為主導,以人工智能、科幻、工業互聯網、虛擬現實為特色,前瞻布局未來信息、未來制造、未來空間、未來健康新賽道的“2+4+4”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營商環境作為最關鍵的“軟實力”,推動科技和人才有效貫通、融合發展,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推動現代金融產業發展,打造京西地區首個突破千億元規模的產業集群。
新理財雜志社社長馬靖昊表示,作為財務界一年一度的思想盛宴和實踐高地,中國CFO大會自舉辦以來一直得到財政部領導、學界泰斗、業界精英的鼎力支持和熱情參與,對此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以AI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顛覆性重構企業財務管理的模式、流程和價值定位。CFO們站在這場變革的最前線,是引領企業財務智能化轉型、釋放數據價值、驅動戰略決策的核心力量。本屆大會的主題為“AI+財務驅動價值創造”,期待各位CFO能夠前瞻布局,駕馭AI之力,不僅是提升效率,更是解鎖數據生成價值,優化資本配置,賦能戰略決策,最終實現企業價值的躍升。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高培勇提出,數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其發展亟需構建與之適配的新型生產關系,而一流營商環境正是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集中體現。高培勇認為,優化營商環境本質是通過制度供給改革破除數智經濟發展壁壘,使“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協同發力,最終實現新質生產力的系統性躍升。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葉康濤提出,人工智能在會計應用中有諸多優點,能全面收集財務與非財務信息,助力業財融合;實現財務事項自動化、智能化處理,成本低、效率高;具備穩定性、一致性和客觀性;可采用復雜統計分析技術提升決策效率。他強調,未來會計教育應轉向培養思維、理念和軟技能。同時要加快會計理論創新,以新理論和新技能應對人工智能給會計行業帶來的挑戰。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董事會秘書李連清認為,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背景下,數據是企業創新發展核心。財務數智化具有數字化、智能化特征,傳統管理模式在數據治理、管理模式、人才等方面存在不足,數智化開辟價值藍海,財務數智化建設有多項任務與路徑,數據治理至關重要。李連清建議,數智化轉型是企業必由之路,企業應結合實際推進。
會上,新理財雜志社和美團企業版聯合發布了《“費”創價值:CFO 戰略躍遷新引擎 —— 企業消費管理全景報告 2025》。
主題分享環節由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劉俊勇主持。久其軟件執行總裁肖興喜、中興新云高級副總裁郭奕、浪潮通用軟件有限公司副總裁杜丕峰、用友網絡副總裁付建華、金蝶集團央企事業部首席專家陳振宇圍繞主題“從自動化到智能決策:AI重構財務流程的落地路線圖”分別闡釋了在AI+財務領域各自的實踐應用情況。
在觀點呈現環節,中核集團原副總經濟師楊朝東,MentoringCo盟珂國際全球CFO 余道江,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金融大模型實驗室主任王靖一,中國融通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艷分別以“中核集團的量化考核創新實踐”“高績效CFO的核心技能萃取與復制”“GAI與金融:從大模型到智能體”“破局·深耕·躍升—利用穿透式監管賦能企業價值創造”為題分享各自的觀點和實踐經驗。
圓桌對話環節由張連起主持,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葛小雷,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歐偉輝,中國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原國旗,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顏惠萍,青島征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財務總監李國范圍繞“CFO 視角:AI賦能下的財務價值創造——衡量標準、實踐路徑與未來圖景”展開熱烈討論。
中國CFO大會是服務經濟發展、企業進步和CFO成長的年度盛會,在財政部的指導下已舉辦了十八屆。按照慣例,大會舉行了“2024中國企業財務管理實踐案例”評選頒獎典禮。
轉自:京報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