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正中:5G重構智能視聽未來

      許正中:5G重構智能視聽未來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兼海外版總編輯許正中人民網青島6月29日電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青島市人民政府、人
      2019-06-29
    • 蔣萌:身體不能遠足,思想仍要遠行

      蔣萌:身體不能遠足,思想仍要遠行

      大而有神的雙眸,帥氣的臉龐始終帶著溫暖的笑容——這是人民網評論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蔣萌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2019-06-12
    • 鄭北京:從軍旅作家到“文學小鎮”鎮長

      鄭北京:從軍旅作家到“文學小鎮”鎮長

      鄭北京,從小家境貧寒,卻愛好文學。小學三年級時,寫人生第一篇作文,就被語文老師拿到全校各班展示,并預言“鄭北京這孩子,將來一定會當作家!”
      2019-06-11
    • 程章燦:建構“文化江蘇”的整體景觀

      程章燦,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南京大學文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現任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古典文獻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文學院...
      2019-06-11
    • 辛識平:開放合作,打開5G的正確方式

      中國將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我國5G已經具備商用基礎,將于近期發放5G商用牌照。
      2019-06-06
    • 韓志君:塵土中開出金薔薇

      韓志君:塵土中開出金薔薇

      結束了對國家一級電影導演、編劇韓志君的采訪,那朵綻放于塵土之上的金薔薇令人一再回味。
      2019-06-06
    • 編劇史航:沒趣人的標志就是追求做有趣的人

      編劇史航:沒趣人的標志就是追求做有趣的人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6日電(袁秀月)在外界看來,史航有多重身份,既是編劇,還是策劃人、演員。但他對自己的定位卻與這些標簽毫不相干,他最贊同的身份是“某一任前女友的前男友”。
      2019-06-06
    • 張皓宸:我為何不再介意“流量作家”標簽?

      張皓宸:我為何不再介意“流量作家”標簽?

      張皓宸,90后青年作家,曾因漫畫在網上知名,從2014年開始出版作品,但基本都是一些中短篇小說。
      2019-06-06
    • 芒種節氣的冷知識:為何要“安苗”、吃青梅?

      芒種節氣的冷知識:為何要“安苗”、吃青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6日電(記者 上官云)“芒種忙,麥上場。”如農諺所說,每逢芒種節氣,田間地頭的農活總是會讓人們忙成一團。期間,在閑暇時間,也會有“送花神”、“嫁樹”等有趣的習俗。為了適應愈加炎熱的天氣,一般飲食...
      2019-06-06
    • 彭中天:如何打造世界級漢文化旅游目的地

      彭中天:如何打造世界級漢文化旅游目的地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近日,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特約專家、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規劃特聘專家彭中天對什么是漢文化、什么是文化和旅游,如何把徐州打造成世界級漢文化旅游目的地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
      2019-06-05
    • 楊亞洲:凡人凡事永遠是創作主流

      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張淳)根據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的新版電視劇《半生緣》制作完成,該劇是由楊亞洲執導、劉嘉玲、蔣欣、郭曉東等主演的年代情感劇,以全新的視角講述了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舊上海的故事。
      2019-06-05
    • 羅大佑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回來了

      《鹿港小鎮》《童年》《愛的箴言》《光陰的故事》……一首首經典歌曲喚起無數人的回憶,年過六旬的羅大佑將再度開唱。
      2019-06-05
    • 嚴振全:“讓電影打開一扇了解中國的五彩之窗”

      第九屆法國中國電影節3日晚在巴黎開幕,電影節中方主席、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嚴振全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以電影為媒介,中國和法國這兩個電影大國對彼此的興趣和關注在日益增長。”
      2019-06-05
    • 鄒沙沙:帶著中國原創動畫闖世界

      鄒沙沙:帶著中國原創動畫闖世界

      如果不是提前看到鄒沙沙的履歷,很難相信眼前這位高挑姑娘第一次創業距今已經13年。“外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的發展。”她開玩笑說。
      2018-06-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