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結合作促進國際旅游業復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8-04





      新冠肺炎疫情自在全球發生和蔓延至今,幾經反復,時輕時重,一場持久拉鋸戰仍在進行。因疫苗接種成效顯著被國際媒體廣泛報道的以色列和英國近期再現疫情反彈,讓無數迫不及待奔赴海外,享受沙灘、海浪和陽光的游人,不得不對計劃中的夏季旅行三思后行,也讓許多經營國際旅游業務的旅游企業稍微放下的心再次提起。國際組織定期發布的旅游業報告里出現的“驟減”“下降”“萎縮”“失業”等字眼,更讓國際旅游業相關人士充滿擔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時曾發表題為《團結合作戰勝疫情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致辭,宣布中國為推進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舉措,并呼吁各國攜起手來,共同佑護各國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疫情給國際旅游業復蘇套上的枷鎖,讓國際社會進一步認識到:各國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面對這一全球重大危機,只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共同努力,才能最終獲得勝利,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早日到來。


      6月30日,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與世界旅游組織聯合發布報告稱,2020年至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際旅游業停滯,對旅游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對其密切關聯產業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可能高達4萬多億美元。報告還指出,2020年旅游業損失2.4萬億美元,雖然今年旅游業有望于下半年恢復,但是與2019年相比,今年的旅游經濟損失仍將與去年不相上下。


      同時,報告強調旅游業復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苗接種情況,并表達了對全球疫苗接種現狀的擔憂。報告認為,當前全球“免疫鴻溝”嚴重,發展中國家所受影響最大;隨著疫苗接種工作推進,發達國家旅游業損失下降,發展中國家(中國除外)旅游業損失上升。不同國家疫苗接種呈現嚴重不平衡狀態,有些國家接種率不足1%,而有些國家已經達到60%,導致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旅游業雪上加霜。在疫苗接種比例高的國家,比如法國、德國、英國、瑞士、美國等,國際旅游業恢復速度相對加快。但由于旅游限制、疫情控制緩慢、游客信心不足、全球經濟低迷等因素,國際旅游業想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要到2023年,甚至更晚。


      為此,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代理秘書長伊莎貝爾·杜蘭特呼吁:“國際社會急需加大疫苗接種力度,切實保護旅游從業人員健康,降低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就旅游業復蘇、結構調整等問題制定戰略決策。”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維利也表示:“旅游業是億萬從業人員的生命線,加大疫苗接種力度和支持旅游業安全重啟是保就業和惠民生的關鍵,對發展中國家和高度依賴國際旅游經濟的國家尤其如此。”


      此外,國家之間因認證政策等原因所產生的問題,也阻礙了國際旅游業的復蘇。7月1日,世界旅行旅游理事會發出預警,認為英國旅游業和游客正面臨第二個“失去的夏天”,除非歐洲各國領導人采取協調一致行動,允許接種兩劑疫苗的游客自由旅行。同一天,歐盟正式推行“數字疫苗證書”(或稱“歐盟疫苗護照”),持有包含“接種過疫苗”“核酸檢測陰性”“感染后康復”任何一種明確信息的民眾,均可以在歐盟27個成員國之間自由旅行。荷蘭等成員國在各自政府官網提前一天更新了入境政策信息,但是2020年底脫歐的英國不在“數字疫苗證書”使用范圍內。由于“歐盟疫苗護照”和英國疫苗護照存在不可互認等現實問題,互為重要客源市場的雙方,特別是英國一方,其旅游行業將無法享受歐盟游客自由出行的政策紅利。世界旅行旅游理事會副總裁弗吉尼亞·莫西娜表示:“英國疫苗接種工作如此成功,而旅游業和度假游客卻要面臨又一個‘失去的夏天’,讓人難以置信。”莫西娜呼吁歐洲各國領導人協調行動,否則通過旅游旺季拯救困難中的旅游企業的希望將徹底落空。


      4月25日在墨西哥線下召開的全球旅游業峰會,5月4日于線上召開的20國旅游部長會議,5月22日在荷蘭鹿特丹舉辦的3000人規模的歐洲歌唱大賽,以及剛剛落幕的歐洲杯足球比賽、目前激戰正酣的東京奧運會等,一度讓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文旅企業看到走出困境的希望。但是,活動現場相互隔開的距離,多國不時傳來的感染病例居高不下的報道,也在清楚地提醒著各國民眾:變化多端的新冠肺炎病毒仍在人類身邊,人們的生活和旅游出行想要恢復正常狀態仍任重道遠。


      疫情無國界,在所有人安全之前,沒有一個人是安全的。這業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筆者認為,早日實現疫苗公平分配對所有人有利,疫苗分配的任何延誤都將延緩經濟、貿易、人員往來恢復正常的時間,延遲經濟復蘇以及國際文化交流和旅游業復蘇。目前,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世界衛生組織和流行病防范創新聯盟共同牽頭成立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正在加速推進,已經為100多個國家送去了疫苗,為人類共同戰勝疫情打下信心基礎。


      有效控制住疫情的中國,更是在以“說到做到”的行動貢獻著力量。據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7月2日介紹,中方堅定秉持疫苗全球公共產品的“第一屬性”,在自身需求巨大、疫苗供應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盡己所能向國際社會供應了4.8億余劑疫苗,是世界上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中國疫苗的足跡遍布全球五大洲,涉及近100個國家;中國已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已宣布向“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首批提供1000萬劑疫苗。中國秉持人類共同體理念,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和胸懷,為團結合作早日戰勝人類公共危機持續作出貢獻,為國際社會消除“免疫鴻溝”樹立了榜樣。


      作者:張 清 張美倫   


      轉自:中國文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