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商旅融合火了沈陽中街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23





      熙來攘往,熱鬧非凡,這是今年春節沈陽中街的真實寫照。


      據統計,春節假期,到中街打卡的游客達175.84萬人次,沈陽故宮和張氏帥府的游客累計達6.1萬人次。其中,沈陽故宮1月25日客流量突破萬人次,為2019年以來首次單日接待破萬。


      元宵節當日,中街所在的沈陽古城地區客流量突破100萬人次,其中,中街近60萬人次,客流量是去年同期的2.3倍。


      線下人氣爆棚,線上全網刷屏。中街火爆的背后是商圈已步入文商旅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時代,這場涉及多元領域的業態升級,攪動了消費市場的“一池春水”,也為旅游和消費經濟復蘇發展按下“加速鍵”。


      文商旅融合


      營造沉浸式消費新場景


      上午游沈陽故宮,中午吃頓老邊餃子,下午逛品牌旗艦店,傍晚到茶社聽評書、相聲……春節期間,沈陽市民丁瑤一家兩次全天逛中街。“正月初五有民俗巡演,看到了劃旱船、扭秧歌。元宵節當天20余組國家級非遺的自貢彩燈一同點亮,絢麗璀璨。”丁瑤在春節假期里沉浸式體驗一把古城“微度假”。


      “這個春節我們幾乎全員無休。從初二開始每天排演三場,包括四大名著評書、鼓曲專場,快板、評書等曲藝專場和新春相聲專場。每天上座率都很高,第一天就達到80%,出乎我們的預料。”一提起春節的客流,鼎泰茶社總經理史艷芳頗有感觸。


      而這種火爆場面,正是沈河區打造多元化旅游場景、吸引更多游客特別是青年人到古城消費的成果。沈河區從財政金融、文商旅融合、誠信建設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著力引進時尚體驗、文化創意等新興業態,推進大型綜合體業態升級,引進全國或東北地區首店等170余家品牌旗艦店和體驗店。整合故宮、中心廟定期表演活動聯合相聲社等古城內現有演藝場所,將優質文藝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形成一批特色中小劇場品牌,打造民俗表演秀場。


      同時,春節前還發布了中街10個重點消費場景,涵蓋了美食、文化、曲藝、購物等旅游消費領域,使中街成為時尚消費和旅游消費打卡地。


      業態升級


      激活街巷胡同的煙火氣


      游客涌入中街后,如何將“流量”變為“留量”,創意元素、場景營造和特色商業是關鍵。1月14日農歷小年夜,中街中央里景區內新開業的“大世面”新晉成為網紅街區,“見‘大十面’,識‘大世面’”,為游客提供一處以老胡同為主題的室內休閑娛樂新空間。


      胡同內鬼包子、中街老味道油炸糕等網紅小吃銷售火爆,游客排隊品嘗;在新奇創意的網紅樓梯、國潮立體墻繪、室內微縮版胡同內打卡拍照;胡同云創、潮玩手辦也吸引年輕人駐足選購。步行街上,老邊餃子館堂食排隊等位,中街冰點城內也是一座難求。“春節期間,盡管天氣寒冷,但胡同內人流不減,消費熱情持續整個正月。”在中央里經營的業戶說。


      春節期間,在頭條胡同中央里景區,日均客流量達1.5萬人次,其中正月初四客流量更是突破了2萬人次。


      業態升級的不僅是中央里“大世面”街區,沈河區立足中央里景區周邊,打造體現民族文化主題的小吃一條街,整合官局子胡同、孫祖廟胡同等區域,形成觀光“嗨吃”一條街,將美食文化、民俗文化與胡同結合起來,既有時尚氣息,又讓游客在鬧市中體驗尋常巷陌中最美人間煙火。同時,加快發展夜經濟,引進酒吧娛樂、夜市宵夜、桌游文娛等商戶,中街夜間客流量同比提升18%以上。


      派發紅包


      撬動消費經濟大市場


      “今年給女友的情人節禮物正好用上了50元的新春消費券,搶到后當天就能用,甜蜜之余還多一份幸運。”2月14日,在柜臺前正結賬的周先生說道。


      消費券是撬動消費大市場,促進經濟復蘇的重要手段之一。1月10日至2月28日,沈陽市面向在沈個人消費者,組織發放1億元新春消費券;沈河區也聯合中街企業開展“瑞兔迎春中街喜迎八方客,千萬豪禮傾情回饋家鄉人”消費達額抽獎活動。


      多條“真金白銀”的政策促進消費市場繁榮。“派發消費券為商場餐飲及零售業態提供了良好的幫助,推動了銷售額的實質性增長。”沈陽皇城恒隆廣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統計,春節期間,除沈陽故宮、張氏帥府等重點旅游景點的收入同比增長較大外,中街總營業額超過2.8億元,超過去年同期近一成。


      未來,中街及沈陽古城區域將進行合理規劃設計,鼓勵文化創意元素和商業跨界融合,引進文化創意零售、特色餐飲、劇院式商業新形態,打造獨特的商業體驗空間。推進中街文商旅創新融合發展示范街區、沈陽路歷史文化旅游街區以及中央里、孫祖廟、耳朵眼兒、三益、長安寺等特色文化胡同建設,打造“文化藝術+科技植入+輕奢商業”的沉浸式商業綜合體,進一步豐富旅游消費場景。


      轉自:遼寧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