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天天回暖,廣袤的鄉村熱鬧起來,到鄉村休閑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不久前中央一號文件出臺,提出要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這為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將進一步促進旅游消費潛力的釋放。
鄉村如今早已不是單一從事農業的地方,還兼具重要的生態涵養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閑觀光功能,以及獨具魅力的文化體驗功能。統計數據顯示,鄉村集聚了70%的休閑旅游資源,在疫情開始前的2019年,我國鄉村休閑旅游的接待人次已達32億。人們愿意到鄉村去,欣賞田園風光、詩意山水,體味鄉土文化、農家美食,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鄉村慢生活。鄉村休閑旅游儼然成了一種時尚和健康的消費方式。
鄉村休閑旅游,一頭連著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頭連著農民對就業增收的期盼。鄉村休閑旅游業態豐富,帶動能力不容小覷,越來越多的農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鄉村休閑旅游從農業功能延伸開來,從過去賣農副產品到現在賣體驗、賣風情、賣文化,讓農民實現了跨界增收。
近年來,鄉村休閑旅游迎來諸多發展新機。從大勢看,我國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多的資源要素向農村聚集,新基建不斷改善著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從“道路”到“網路”,從農村廁所改造到整體村容村貌提升,這些變化擴大了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的“門路”;從市場看,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逐漸呈現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化特點,休閑觀光、健康養生成為趨勢,鄉村成為城鄉居民的心之所向。
游客多了,鄉村的美好被更多人發現,可一些問題和短板也呈現在人們眼前。比如,有的游客說,去過的鄉村景點同質化現象突出,大多是吃農家飯、住農家屋,花樣不多、“千村一面”;鄉村休閑項目,文化、教育、康養等元素融入不足,民俗風情、鄉村曲藝等內涵發掘不夠,農業知識、戶外教學等產品開發不多,影響著鄉村休閑旅游持續發展;就管理服務水平而言,一些鄉村景點的配套設施不完善,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和城里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總體上看,鄉村休閑旅游項目不少,但精品不多。此次,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精”要首先體現在項目規劃設計上。城鄉居民到鄉村旅游,不外乎是想體驗和城市景觀不一樣的感受,“望山見水憶鄉愁”,鄉村休閑旅游項目難的是要把“鄉、土、俗、古”等要素充分體現,不能僅是農家樂的土俗、農事體驗的土味,還要把文化、教育、康養、云體驗等新內容融進去,建設完善的服務設施,配套相應的服務項目,讓游客在“土”中體驗鄉情,在“鄉”中品味鄉愁。“精”要體現在功能定位上,按照“吃住行、游購娛、文教養”的需求,細分目標市場,讓幼有所教、青有所游、中有所憩、老有所養,感受不一樣的消費體驗。“精”還要體現在精心的服務上,服務水平的高低是影響游客流量的重要因素。鄉村休閑旅游的技術規程和服務標準要抓緊完善,以標準促進服務質量提升、以服務質量贏得游客口碑;對從事鄉村休閑旅游服務人員,技能培訓要跟上,讓游客體驗到“外面五千年、里面五星級”的感受,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總之,鄉村休閑旅游要“土”得有特色,“精”得有味道。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