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旅融合做強產業支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12





      4月的雪域高原春暖花開、綠意盎然,雅魯藏布江北岸綿延數公里的葡萄藤也泛出點點綠意。修剪、綁枝、澆水、施肥……連日來,西藏山南市桑日縣桑日鎮塔木村的村民正搶抓農時,對葡萄園進行春季管護。


      “2015年開始我就在葡萄種植基地務工,慢慢掌握了葡萄種植管理的各環節技能,也見證了桑日縣葡萄種植的發展壯大。現在我每月固定工資加上銷售提成能有6000多元,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我很滿意現在的工作生活。”塔木村村民央金措姆說。


      說起當地的葡萄種植,要追溯到2011年。當時,拉薩曲水榮順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桑日鎮塔木村嘗試種植了15畝葡萄,經過3年栽種,2014年篩選出了適應高原氣候種植條件的超高海拔A等葡萄品種。因看好葡萄種植的前景,2017年,桑日縣成立了帕竹榮順(凈土)莊園有限公司,把桑日鎮塔木村、洛村、卓吉村、霍布塘搬遷點等地作為示范點,采取整村推進、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方式,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優質有機葡萄種植。


      “2019年,我們投資3600萬元在塔木村建設了帕竹酒莊,達產后可年消納葡萄3000噸、生產葡萄酒800噸。目前,桑日縣葡萄種植面積已達8500多畝,掛果面積有4000多畝,去年葡萄產量達到了350噸。”桑日縣帕竹榮順(凈土)莊園有限公司技術員李曉平說,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桑日縣葡萄種植實現了栽培規范化、品種區域化和管理標準化。


      為發展葡萄觀光旅游,湖南省援藏工作隊還投入1400萬元,新建了產品銷售點、停車場、游步道、景觀廊架、觀景棧道等,完善了帕竹文化產業基礎設施,著力打造“帕竹文化”品牌。


      “截至目前,葡萄種植已為群眾發放工資1026萬元,通過多種渠道帶動周邊群眾增收2200萬元。葡萄產業讓當地群眾嘗到了甜頭,也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桑日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張勇說。


      桑日鎮的群眾靠著種葡萄成就了“甜蜜”致富夢,增期鄉雪巴村村民也依托從地下深處涌出的溫泉水過上了“熱氣騰騰”的好日子。


      趁著周末,拉薩市民云丹帶著全家人來到雪巴村泡溫泉。“雪巴村的溫泉遠近聞名,我們之前已經來過幾次了。這次我們是提前幾天預訂的溫泉池和賓館房間,到了現場一看,停車場滿滿當當,很慶幸自己提前預訂了。”云丹說。


      雪巴村黨總支書記巴珠介紹,村里目前發現的7處溫泉,已開發利用了5處,還建設了3家溫泉賓館,有59間房、197個床位。2022年,雪巴村溫泉和賓館收入達到了389萬元,其中70%用于分紅,戶均分紅3.5萬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5萬元。“現在,每天平均客流量有800人,節假日高峰期能達到3000人。村集體建設的3家賓館遠遠不能滿足大家的住宿需求,不少村民也開辦了家庭旅館來接待游客。”巴珠說,去年雪巴村還被確定為山南市鄉村振興示范村,政府投入4660萬元對全村基礎設施進行了提檔升級,并打造了15戶精品民宿。


      當前,精品民宿主體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最后的裝修工作。“因為村里有溫泉,來的游客特別多,我之前開了一個小賣部,一年收入能有15萬多元。老房子拆除后,我分到了一套260平方米的新房子用來做精品民宿,接下來縣人社局還要對我們進行培訓,幫助我們更好吃上‘旅游飯’,過上好日子。”村民巴珠表示。


      像葡萄小鎮、溫泉小鎮這樣的特色小鎮在桑日縣不斷涌現。“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特色小鎮發展經驗,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之路,推動農業產業鏈延伸融合,持續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強化鄉村發展的產業支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讓農牧民群眾共享現代化發展成果。”張勇對桑日縣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