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出旅游抓旅游 風景之外有風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19





      好看的皮囊終要以有趣豐富的靈魂來支撐,獨具特色的風景固然是重要一環,但耳目一新的產品、熨帖人心的服務、持續創新的業態更是吸引人、留住人的“硬軟件”。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持續創新、不斷迭代,大力實施“旅游+”戰略,才能不斷提升內蒙古旅游吸引力、競爭力,讓雪變銀、沙變金、草原林海藍天白云變成“聚寶盆”


      作為后疫情時代的首個長假期,今年“五一”內蒙古累計接待游客超1000萬人次,同比增長2.4倍;全區304家A級旅游景區累計收入24.06億元,300余家星級飯店、等級民宿收入增長近1倍,文化和旅游市場呈現發展新活力。可是,借著利好趨勢,如何把復蘇的船帆張得更滿,如何讓回血回暖之路走得更順利,或許還有不少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顏值”聚人氣,“氣質”留人心。內蒙古旅游資源豐富,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沙漠、大山脈繪就了北疆大地的大美畫卷,但在一些景區景點偏重觀光游覽,缺乏文化的展示和體驗,游客僅僅是觀景、拍照、買紀念品;一些地方把文物、非遺等“寶貝”藏在庫房中、鎖在箱子里,游客看不到、聽不見;一些優質的文藝作品不能有效對接旅游市場,演出送不到游客身邊……好看的皮囊終要以有趣豐富的靈魂來支撐,獨具特色的風景固然是重要一環,但耳目一新的產品、熨帖人心的服務、持續創新的業態更是吸引人、留住人的“硬軟件”。這也意味著我們發展旅游業不僅要打造觀光的“樣板間”,更要跳出旅游抓旅游,讓游客看到“比風景更美的風景”。


      都說在文旅融合時代,“故事力”就是“影響力”,其實,講好故事歸根結底靠文化的積淀和輸出。比如,呼和浩特市打造東烏素圖20多萬株杏林景觀,登高遠眺滿目繁花似錦,還融合了傳統武術、古韻服飾表演、詩畫交流欄目,讓游客盡享文化盛宴;再如,《千古馬頌》《諾恩吉雅》《相會敖包》《水韻阿爾山》《套娃景區演藝》等一批文化內涵豐富、藝術水平精湛的演藝劇目的推出,更好地滿足了游客多樣化體驗需求……把好風景講出好故事,把好故事做成好產品,讓文化和旅游“融”得自然、“合”得協調,才能讓游客在文旅體驗中不僅“悅目”,而且“賞心”。


      拼品質也要重服務。最近爆火的淄博,以城市的走心換得游客的舒心、用政府的誠意贏得大眾的滿意,實現了從“平平無奇”到“最大贏家”的華麗轉身。始于煙火,歸于真誠。旅游服務質量從來不是只停留在消費層面,而是融入在體驗層面,涵蓋了設施便利、行為規范、環境氛圍、投訴處理等方方面面。我們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創新舉措、注重細節,老老實實以服務優化存量、積攢口碑。只有適應市場需求、提升服務質量,才能贏得一席之地;只有引領消費升級、樹立行業標準,才能擦亮文旅金字品牌。


      好的旅行,不僅能看得到美麗的風景,感受得到不同的文化,更能采擷一路的心情和感悟。而創意十足的多元業態、情景交融的沉浸體驗,則是讓旅游持續煥彩的“上新秘訣”。從“不倒翁小姐姐”到“石頭哥”“喊泉”再到如今的“房玄齡”和“杜如晦”,近年來,不斷火出圈的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區的許多做法就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持續創新、不斷迭代,大力實施“旅游+”戰略,才能不斷提升內蒙古旅游吸引力、競爭力,讓雪變銀、沙變金、草原林海藍天白云變成“聚寶盆”。


      文博游、露營游、賞花游,各地接續上線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旅游產品;短視頻、換裝秀、視頻挑戰接龍,各級文旅局長“花樣百出”為當地文旅代言;老字號、傳統特產、創意設計,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內蒙古禮物”頗受游客青睞……“方向對了,再遠的路都能到達。”抓好自己的產業帶建設,謀劃好豐富多樣的文旅項目,持續提升景區的吸引力,讓旅游景點有“看頭”也有“說頭”,內蒙古的文旅事業就能點上開花、面上成景。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