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學旅行亂象叢生治理須精準發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16





      研學旅行服務必須滿足安全防控和基本教育服務功能,避免“掛羊頭賣狗肉”。治理研學旅行市場魚龍混雜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通過規范研學旅行產品服務、中介運營管理、服務機制信息透明化等方式精準發力,倒逼市場服務優化。


      近年來,研學旅行市場迅速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研學旅行人數突破60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研學機構魚龍混雜、研學團成旅游團、貨不對板、安全難保障等問題屢見不鮮。暑假將至,研學旅行即將進入旺季,市場亂象再次引起關注。


      2013年《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設想;2014年《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首次明確“研學旅行”要納入中小學生日常教育范疇;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其中明確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應該說,我國研學旅行市場逐步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但與此同時,近些年這一市場也呈現出“一窩蜂”的發展勢頭,開發進程與成熟度較低,導致亂象叢生。


      目前,機構推出的研學旅行項目良莠不齊、魚龍混雜。2016年,原國家旅游局制定的《研學旅行服務規范》將研學旅行項目分為知識科普、自然觀賞、體驗考察、勵志拓展、文化康樂五個類型。同時,該規范還對研學活動的人員配置、教育服務、安全管理等作出了詳細闡述,但執行情況并不理想。有關部門亟待針對當前行業現狀,進一步完善相關規范性文件,加強對研學旅行機構的監管。


      研學旅行服務必須滿足安全防控和基本教育服務功能,避免“掛羊頭賣狗肉”,這些都有賴于市場的漸進培育。市場具備相應的成熟度,才可能承載起消費需求。目前,研學旅行市場儼然成了旅游中介瘋搶的“蛋糕”。數據顯示,國內主要參與研學旅行業務的企業有7000余家。相較于其他類型的旅行項目,針對學生的研學旅行組織起來更容易,只要旅游中介拿到承辦資質,搞定了對應學校,就可以獲得大量客源。可一旦缺乏約束,在利益的驅動下,價格虛高、華而不實、研學導師專業水平差的研學項目也就難免出現。


      治理研學旅行市場亂象,需要監管精準發力。首先,要規范研學旅行產品服務、旅游線路管理,在完善研學旅行服務基地、場所建設與服務標準的基礎上,建立產品服務動態監測評估機制、紅牌預警機制,構建研學旅行行業優勝劣汰格局。其次,要規范研學旅行服務中介的運營管理,制定中介服務、研學教育基本規范,對研學旅行路線、項目等實行嚴格評價和備案制度,建立中介企業服務負面清單及市場逐出機制,引導研學旅行服務中介正當競爭。再次,要完善研學旅行管理信息透明化服務機制,建設研學旅行服務基地、旅行服務中介管理信息綜合平臺,向學生家長提供查詢服務,以此來保障家長的知情權,方便家長的監督與選擇,通過消費博弈來倒逼市場服務優化。


      轉自:中國消費者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