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吐峪溝:“千年古村”何以在厚重歷史中煥發新生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7-04





      高大桑樹掛著標注其百年樹齡的銘牌,樹旁由黃黏土壘出的院墻呈濃重赭黃色,墻體上皸裂不知經歷了多久日曬風吹,吱吱響聲中,房主努爾麥麥提·艾合買提推開了斑駁的院門,見門前游客拍照留念,他熱情地招呼著……


      電影般的場景實際正在新疆吐魯番市鄯善縣吐峪溝村發生著。中新網記者日前探訪吐峪溝村觀察到,做好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同時,這個歷史底蘊深厚的村落借助旅游業迸發出新生機。


      古老村落的前世今生


      在新疆吐魯番,火焰山綿延幾十公里,紅褐色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灼熱感十足。火焰山中段有一道全長8公里,平均寬度約1公里的峽谷,名為吐峪溝。翠綠的桑樹和的葡萄藤將峽谷扮得綠意盎然,黃黏土生土建筑而成的民居頗具特色,這里坐落的便是吐峪溝村。


      “世外桃源”般的吐峪溝村隨著考古發現走進人們視野中。村落以北,是新疆“三大古文化”發源地之一的蘇貝希文化遺址;以南,是新疆最大露天博物館洋海古墓群。全村遍布20余處珍貴的文物古跡。


      吐峪溝的傳統民居,由黃黏土生土建筑而成,均為土木結構。兩層的民居,底層為窯洞,上層為平房,屋頂留方形天窗。據史料記載,以土坯壘砌或夯筑墻體的建筑手法在吐峪溝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屬于戰國至漢代的蘇貝希居住遺址上的屋頂和墻體,就是采用這種建筑形制。


      千年古村,飽經滄桑。2018年以來,當地爭取項目資金,改善人居環境,及時搶救與保護了一大批古村落傳統民居。對于一些年代久遠的民居,當地采取“一屋一設計”的針對性保護,包括修整墻面、對內部進行整修、用木質支撐進行加固等方式。


      吐峪溝曾是世界多種宗教文化的交匯地,歷史上除佛教之外,薩滿教、祆教、摩尼教、道教、伊斯蘭教都曾流行于此,如洋海墓地曾發現寫有漢文、回鶻文及粟特文的多種文書、題記等便是佐證。


      記者在吐峪溝村的建筑上尋找到了一些印記:民居窗框窗格形式多樣,當地居民稱,可以從不同門窗樣式推測出過去房屋主人的愛好或地位。此外,傳統建筑講究的“門當”與“戶對”(門墩與門楣上的柱形木雕),“羅馬式”門柱等,無不體現多元文化在此交流融合。


      “旅游春風”帶來新生機


      當地官員介紹,近年來,不斷加大對傳統古村保護力度,并編制名鎮名村保護開發規劃。按照“科學規劃、布局美觀”的思路,做統一規劃建設,努力將吐峪溝村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古村。


      2022年,吐峪溝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當地鼓勵村民積極發展民宿、農家樂等。旅游“春風”吹進了古老村落。記者實地探訪看到,吐峪溝旅游小鎮、吐峪溝畫家村等項目在推進過程中,一系列項目也在完善著吐峪溝村的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


      “3年前,我們一家搬到了村子附近一處符合抗震標準的安置房內,獲得了政府2.85萬元房屋補貼。”努爾買買提.艾合買提對記者說,隨著村子游客增多,他又返回村落中的老屋創業。


      記者看到,老屋土墻上掛滿了顏色鮮艷、圖形多樣的毯子,院內桌上擺著不少老物件。“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到我店里歇腳,我會為他們制作西瓜汁等鮮榨飲品,老屋現在更像一個‘打卡點’。”努爾買買提·艾合買提告訴記者。


      在發展旅游業的道路上,吐峪溝村并不盲從。去年,由中山大學與新疆大學共建的新疆歷史文化與旅游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吐峪溝工作站正式掛牌,并與當地政府簽訂“吐峪溝計劃”協議書,旨在科學布局旅游發展。


      中山大學旅游學院保繼剛及團隊曾在云南紅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內的阿者科村發起了“阿者科計劃”。該計劃不靠外來資本介入,通過智力援助和當地政府支持,組織村民成立旅游發展公司,自主經營和管理,收入全村分紅。


      “旅游開發、文化保護以及富民增收,是未來吐峪溝村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目前,該計劃正在穩步推進。”中山大學旅游學院保繼剛教授告訴記者,“村落中生活著的每家每戶,都是歷史文化的傳承者與保護者,也理應是旅游發展的受益者。”


      按照即將啟動的“吐峪溝計劃”中期規劃,村落將建設成為中國著名的民宿原生態文化旅游村,全村居民旅游人均收入占一半以上。當提及這個目標,努爾買買提·艾合買提對記者說:“我看好未來的旅游市場,更看好村子的吸引力。”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