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建成9個康養示范區、56個標準化森林康養基地,先后制定并發布了《文旅康養示范區評定規范》《康養旅游基地服務規范》《鄉村旅游康養服務指南》等13項地方標準,確保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有標準可依。
山西文旅康養資源與環境優勢明顯,文旅康養產業獨具特色。省市場監管局把打造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納入《落實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堅持以文旅康養產業標準化為抓手,積極構建大健康、大康養、大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助力打造富有山西特色的文旅康養產業。
標準規范
助力打造文旅康養目的地
“目前森棲小鎮的森林覆蓋率達到90%,負氧離子含量也很高,今年以來每月的游客接待量都在1萬多人。”7月19日,森棲小鎮副總經理王彬興奮地說,小鎮的這些發展都離不開規范及標準的建立。我們在環境、服務、設施設備、管理、康養產品等方面制定了標準規范,形成了民宿、餐飲、會議接待、茶室等業態,以生態、農業、文旅、健康相融合,打造國內一流的文旅康養目的地。
森棲小鎮立足“一鎮四區一山一水”,設置了民宿體驗、農業休閑、康養度假、民俗街巷等四個區域,占地面積5370畝,總投資10.6億元,先后獲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山西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等稱號。目前,農業休閑區已建成農耕體驗和智能溫室大棚、車廂餐廳、綜合場所等設施,為中小學生提供農耕生產、采摘、農事等體驗式研學活動。
“自成為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后,我們建起了悅洋水世界、跑馬場、游樂場等游樂場所,推出了桃花節、采摘節、星空音樂節等節慶活動,全力打造休閑鄉村旅游品牌。實現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營業收入達3000多萬元,比實施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之前增長了30%,還帶動了村里及周邊300多人就業,村民年人均收入可達2萬元,觀光旅游業成了我們鄉村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陽泉市郊區平坦鎮桃林溝村辦公室主任史清秀說。
桃林溝村除了用標準化打造休閑鄉村旅游品牌之外,還充分發掘古村落、古建筑、古文物等鄉村文化內涵,建起了桃河民俗文化園,形成了“休閑旅游+文化傳承+鄉村體驗”這一獨具特色的旅游經濟模式,制定出鄉村非物質文化保護管理規范等一系列標準規范。
桃林溝村將自然、人文、經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積極探索適合實際的標準化支撐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條既獨特又有借鑒推廣價值的美麗鄉村標準化發展之路。
標準管理
為服務業提供“樣板”
“公司自2006年開始探索標準化管理,2008年制定了臨汾市首個旅游行業地方標準《山西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旅游服務規范》,2009年建立企業標準體系,2018年1月被評為2018-2019年度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項目,成為我省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這些標準的制定和實施,進一步提高了我們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在我省旅游服務行業中具有推廣和借鑒意義。”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何東海說。
目前,洪洞大槐樹景區運行標準383項,民俗飯店運行標準232項,旅行社運行標準149項,共計支撐公司規范化管理的各項標準達764項,實現了“事事有標準、處處有流程、人人有考核”的常態化、精細化管理機制。
“這些年,先后有陜西黃帝陵、河南鄭州黃帝故里等30多個景區負責人到洪洞大槐樹來參觀學習景區標準化建設經驗。”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李艷艷介紹,公司標準化人才還多次受邀分享經驗和開展培訓。
在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的8項省級地方標準中,《研學旅行講解服務要求》等6項都是由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參與制定的。同時,該公司以標準促規范、以規范促發展,實現了安全經營零事故,游客對景區的滿意率也從2014年的95.82%上升為98.72%。
多年來,省市場監管局一直致力于發揮標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支撐作用,不斷拓寬標準化領域,優化標準化服務方式,較好實現了重點領域標準全覆蓋,優勢特色產業標準有創新。
標準體系
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近年來,我省著力打造“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省市場監管局充分利用標準化理念主動跟進,靠前服務,堅持以文旅康養產業標準化為抓手,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全方位全程跟進服務。
加強頂層設計,推動標準體系建設。省市場監管局專門組織人員就文旅康養產業標準體系建設進行研究,在系統梳理我省文旅康養發展需求基礎上,構建了文旅康養示范區標準體系框架,將文旅康養示范區標準體系劃分為基礎通用標準、文旅康養業態標準、管理支撐標準3個子體系,涵蓋避暑康養、溫泉康養、中醫藥康養、運動康養、森林康養、鄉村休閑康養6個康養產品業態,充分考慮了文旅康養中旅游要素、康養功能的通用方面,并著力解決我省文旅康養發展標準化引領、數字化轉型、示范區建設等問題。此外,還梳理了標準明細表,包含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以及團體標準共計175項。同時對原有山西省旅游標準體系進行修訂,增加康養內容,使得該標準體系與山西省旅游標準體系、山西省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充分協調。
推進體系應用,開展標準立項研制。基于山西省文旅康養資源的特點和產業發展需要,推動3項國家標準《老年旅游服務規范景區》《生態休閑養生(養老)基地建設和運營服務規范》《溫泉服務基本規范》和1項省級地方標準《房車營地康養服務指南》的立項和研制,積極推動山西先進經驗的復制、推廣和轉化提升。基于完善文旅康養標準體系的需要,推動一批地方標準的研制。近年來,先后制定發布了《太行人家村落建設服務與管理》《健康養老服務標準體系》等13項地方標準,確保了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有標準可依。
試點示范引路,加快標準推廣實施。為確保標準有效實施,落地落實,省市場監管局協調文旅部門積極推進系列標準的推廣實施。目前我省已建成第一批9個康養示范區,56個標準化森林康養基地,及云中河房車營地服務、云丘山旅游服務等一批標準化試點。森棲小鎮作為首批文旅康養示范區通過標準化建設,標準覆蓋率達95%以上,標準實施率達80%以上。云中河景區既是文旅康養示范區,也是房車營地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融合更是使該示范區提檔升級,不僅豐富了康養服務內容,也提升了標準化水平。
轉自: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