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里的紅毛線”“甜甜的味道”“做個奉獻好兒郎”……在臨沂市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內,一張張顏色鮮艷的卡片濃縮了富有特色的沂蒙記憶,正面印著不同打卡點的任務,反面印著臨沂方言。該景區推出大型實景行進式互動演出,游客在游覽過程中完成任務、集齊卡片,沉浸式感受沂蒙文化。
連日來,記者跟隨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的“五年牽手新圖景”媒體行活動,走進臨沂市、棗莊市等多地旅游景區,體驗沉浸式劇目演出,在鮮活的劇情中探索文化與景區的“水乳交融”。
走進臨沂市沂南縣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沉浸式情景劇《戰地醫院》正在上演。游客們圍坐在院子里,如身臨劇中。
年過六旬的高玲舉在劇中扮演高大娘,每天早上從縣城趕來,到景區內表演各種情景劇,旅游旺季到來時一天要表演10場左右。憑借精湛的演技,她的社交媒體漲粉超5萬人。“這種沉浸式表演的方式能夠把游客帶進劇情,讓大家看演出的同時,更好地感受、傳承沂蒙精神。”高玲舉告訴記者。
近年來,臨沂市拓展文旅融合路徑,深入挖掘紅色資源、革命人物或紅色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依托紅色景區推出多個精品項目。其中,大型沉浸式體驗項目1個、紅色演藝11部、紅色課程9部、紅色專題片1部。紅嫂家鄉旅游區推出的《沂蒙四季·紅嫂》《婦救會》《民兵連》《識字班》等廣受游客歡迎。
棗莊市嶧城區是中國石榴集中連片種植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產業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嶧城區圍繞推動文化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目標,立足特色石榴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石榴+文化”“石榴+旅游”等模式,加大景區規劃、文化開發、宣傳推介、文旅項目開發“四個開發”力度,用文旅融合的創新實踐描繪精彩的“小城故事”。
“石榴有多子多福、團結協作的美好寓意。我們以石榴為原型編排了柳琴戲《石榴紅了》,目前在臺兒莊古城、冠世榴園生態文化旅游區等多家景區上演。”棗莊市柳琴戲保護與傳承中心主任王森介紹說,該劇讓游客在旅游休閑的同時,更深入地了解棗莊市石榴文化。“近兩年,柳琴戲《石榴紅了》在不同景區共上演50余場,觀看人次達4.7萬。”
文旅融合五年來,山東多地打造沉浸式景區體驗項目,讓游客走進“故事里”,感受各地特色的文化內涵。
菏澤市地方戲曲傳承展示中心依托菏澤市地方戲曲傳承研究院,每周安排1-2名傳承人到市地方戲曲展示中心公開開展戲曲傳承傳習活動,為市民游客打造沉浸式的戲曲文化體驗服務。在趣味體驗區設有戲曲知識答題闖關、戲曲換裝體驗、戲曲臉譜體驗及微型唱吧等設施,參觀者可以在玩中體驗戲曲文化、學習戲曲知識。
青島市開展“丈量青島一走近老建筑”文旅公益行活動,依托青島老城文物資源打造“云上文化體驗”新模式。三年來,該項目通過故事挖掘、實地探訪、專家講述、現場直播等形式,帶領市民網友走進151余座老建筑,創造性地將歷史文化脈絡有機串聯,生動地講述了島城的前世今生,為實現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趟出了一條新路。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