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消費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提振大宗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優化消費環境,創新消費場景,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
如何激發有潛能的消費?2024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更為具體的方面:提振新能源汽車、家電、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加大甲醇汽車推廣應用力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晉菜晉味提升行動,推進住宿餐飲提質升級。積極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型消費,大力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消費增長點。加快培育城市多層級消費中心,建設“星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發展夜經濟,提升煙火氣。完善縣域商業流通體系,推進農村電商和寄遞物流貫通發展。
在“2024消費促進年”,做好激發消費潛能這篇大文章,關乎經濟增長,也關系到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即日起,消費版推出“消費廣角·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欄目,反映當前消費市場的現狀與趨勢,探索有效激發消費潛能的好做法好經驗,以期為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有益的借鑒思考。
主題樂園吸引八方游客,演藝演出一票難求,沉浸式體驗推陳出新……近年來,隨著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消費新供給不斷涌現,我省文旅消費活力持續迸發。數據顯示,去年我省重點監測景區接待人數、門票收入分別增長1.6倍、2.2倍,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文旅消費強勢復蘇,見證了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也為擴內需、促消費注入強大動力。我省文旅市場在供需兩端發力,不斷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當前,文化旅游正成為全省各地積極培育的消費增長點。
打造特色旅游場景 沉浸式體驗醉游人
初春,乍暖還寒,位于長治的歡樂太行谷景區里,卻是人潮涌動的火熱場景。
花燈璀璨、篝火搖曳,燈光秀、花車巡游等萬千光影在夜幕中融合交匯,無人機在夜空中生動描繪、變換,組合出各種精巧耀目的畫面,為觀眾帶來全新的感官體驗。景區的傳統民俗表演亦是豐富多彩,游客們在不同板塊間穿梭,流連忘返。
在山西,像歡樂太行谷這樣的大型主題樂園、古城、景區,正成為吸引八方游客、拉動文旅消費的一大引擎。以此為依托,山西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場景,全面提升旅游服務品質。
絲管繞梁,云袂飄搖。近日,大同古城游人如織。穿梭在古樸雅致的街巷中,院落景致成了絕佳的拍照打卡地。移步換景,還能遇到“古人”來互動,與“李白”對詩,隨“楊貴妃”同游……這些體驗讓北京游客肖瀟覺得很新奇,“穿漢服的小姐姐和公子哥就在游客身邊行走,實景演出隨處可看”。
文旅市場熱,得益于供給創新。當前,我省文旅相關行業緊跟消費新趨勢,打造新產品、新業態、新場景,推出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激發消費活力。
特別是一批沉浸式文旅項目在山西落地,讓游客從“看景”到“入景”,推動了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送喜!一步桃花,兩步梅花,三步蓮子,四步引來新郎官……”春節期間,喬家大院景區婚俗院,《喬家有戲》沉浸式演出正在進行。演員們用小片段還原喬家少爺娶親的場景,歡喜的神情和有板有眼的表演感染了在場游客。
“這次來喬家大院,感覺確實和以前不一樣了,體驗感、互動性、參與感特別強。”來自臨汾的游客曹歡說,游覽過程中不僅能欣賞精美的建筑,體驗喬家人舊時的生活風貌,還能通過獨特的文化產品了解晉商,讓旅程變得生動、有趣。
“隨著文旅消費升級,游客想要深入當地生活,享受更有文化味的旅行。”山西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會副秘書長郭玉敏說,在此背景下,我省文旅產品和服務結構產品不再單一,近兩年,各地通過“旅游+教育”“旅游+非遺”“旅游+演藝”等多業態融合發展模式,以“核心吸引物體系”的打造,實現從單純的“觀光式”到“沉浸式”轉變,通過核心、稀有的“吸引物”把游客留下來。
文體活動豐富多彩 劇目演藝攪熱市場
搞笑逗趣的快板小段、詼諧幽默的經典相聲、地道好玩的太原蓮花落……一張八仙桌,兩張巧嘴,演繹嬉笑怒罵。春節期間,太原中正天街好悅來曲藝劇場幾乎場場爆滿,臺上說學逗唱間,盡展三晉文化風采,人們在鼓掌叫好聲中感受非遺傳承魅力。
“一個人,一壺茶,笑了兩個多小時。”來自湖南的褚超新不是第一次來山西,卻是頭一回在太原看曲藝表演,豐富的節目內容、接地氣的表演、親民的票價,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劇場負責人邢建國介紹,兩個多小時的演出結束后,觀眾還意猶未盡,要求返場表演,還有人專門從外地趕來觀看,演員們也有了自己的粉絲團。
“四小天鵝”踏著輕盈的舞步躍然于舞臺上,靈動的音樂響起,頓時令人眼前一亮……去年秋天,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劇《天鵝湖》在山西大劇院上演,為慕名而來的觀眾獻上無與倫比的藝術盛宴。“演出很精彩!這一趟沒白來!”太原市民寧靜是一名舞劇愛好者,對演出贊不絕口。
劇院影院座無虛席、文博館小劇場一票難求……冬去春來,山西文旅市場把上一年的火熱一直延續至今,各地新產品、新場景、新模式攪熱市場,文旅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作用進一步凸顯。
在推進公共文化設施項目建設、打開演藝新空間的同時,山西各地還積極豐富文化展演、體育賽事和會展活動供給。
風馳電掣,雪花飛揚,剛剛過去的冬天,“冷運動”成了“熱時尚”。我省各地推出特色旅游產品和優惠舉措,涌現出一系列“冰雪+”產品,持續釋放冬季旅游經濟活力,呈現出“冰雪運動+溫泉康養”“優惠給力+服務貼心”“冰雪+文體旅”的新特色。
數據顯示,“親子”“研學”相關旅游搜索熱度大幅上漲,成為近年來我省熱門出游主題。“帶孩子到農村親自動手體驗農活、了解傳統文化,品嘗農家特色美食,特別有意義。”在長治壺山溫泉景區,從太原趕來的游客張寶明說,現在的山西鄉村旅游融入了本地傳統文化,建設了民俗館、歷史博物館等,豐富了游客的鄉村旅游體驗。
需求火熱供給優質 推陳出新成新命題
文旅市場強勁復蘇,得益于供給側的創新。創意滿滿的新供給,讓更多游客更愿意擁抱詩和遠方。特別是“文旅+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為新趨勢,助力旅游資源“活”起來,帶動景區人氣“火”起來。
如今,在山西,很多景區讓游客體驗到從出發到返程的“保姆式服務”。出發前,在手機App了解當地天氣狀況和穿衣指數建議。游覽時,隨時查看景點地圖、獲悉游客數量、找到最近的餐飲店和服務點,返程后,對景區服務進行點評。新業態帶動了花樣繁多的消費,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
“閑暇時來趟‘云游’,身心也一樣得到洗禮。”太原市民龍女士選擇給上小學的兒子“精神富養”,在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瞬息萬變的光影技術打破時空束縛,讓母子二人感受到180萬年前人類最早的用火場景。通過“云游”產品、VR技術,他們還“游覽”了山西乃至世界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
“新技術是文旅產品和服務創新的重要抓手。”省文旅廳副廳長金璋表示,依托數字技術,越來越多的美景好物為人所知,形成更有傳播力和知名度的旅游品牌。各類展覽、藝術節、音樂節、創意市集、國潮旅拍等新業態,雨后春筍般深度融入景區生活場景中,成為文旅消費新亮點。
文旅消費是擴大內需的有效途徑,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載體。
“可以預見,‘推陳出新’將成為今年文旅相關行業的新命題。豐富的消費場景可以讓更多的消費需求走到戶外,帶來更多高關聯的消費。”金璋表示。
面對日益旺盛的文旅消費需求,全省文旅行業都在躍躍欲試挖掘消費場景,推進國家級旅游度假區、5A級景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等品牌建設,促進美食、演出、運動、康養等與文旅業融合發展,持續提升旅游產品的品質,創新旅游產品供給,更好激發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費意愿,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品質化的旅游需求。(記者張婷)
轉自: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