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服務提質擴容空間大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29





      避暑旅行開啟“清涼一夏”,夜游火熱豐富消費場景,“博物館熱”帶動文化之旅……日前,多家旅游在線平臺發布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文旅市場旺盛,出境游、親子游、研學游等需求熱度高,私家團、深度游等產品預訂量同比增長,游客對文旅服務滿意度明顯提高。


      這些年,我國旅游產業日益繁榮,已成為國際旅游最大客源國和主要目的地。旅游業由小至大,逐漸成為新興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人們的文旅消費熱情越來越高,文旅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消費結構持續優化。這種消費模式不僅為個人提供了休閑娛樂的機會,促進了旅游業發展,還有利于地方經濟的繁榮和就業機會的增加。如今的游客,已經不再滿足于簡單的觀光游覽,而是追求更深度的文化體驗、更高品質的精神享受。在文旅消費過程中,消費者對文化遺產、藝術展覽、音樂會、戲劇演出等高品位文化的追求和關注更多,有助于提升人們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


      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支持,助推文旅消費釋放活力。例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旨在豐富優質旅游供給;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推動在線旅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通過實施常態化監管保障旅游者合法權益。文旅部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文旅消費活動,推出發放消費券、票價優惠、消費滿減、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多地還針對中、高考畢業生和大學生推出景區免票和優惠政策,針對夜游、避暑游、研學游、親子游等推出文旅禮包。部分博物館推出“周一不閉館”、延時閉館服務,人性化、細致化滿足游客需求。


      更好地促進文旅消費,應繼續從提升文旅服務質量入手,以高品質服務帶動消費,提升文旅消費熱度。


      優化完善文旅服務的價值鏈。文旅服務要關注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多元化需求,如文化、購物、娛樂、美食等,從而實現文旅消費與其他消費類型的深度融合。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推動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提升文旅消費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深度挖掘文化內涵,賦予文旅產品情感價值,開發新業態、探索新模式、開拓新賽道,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高品質文旅需求。推動文旅產業內部各環節的協同發展,加強旅游服務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提升旅游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為游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體驗。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吸引更多投資進入文旅產業,完善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產品開發、市場推廣等。


      拓展延伸文旅服務的產業鏈。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專業技能的文旅產業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高質量的人才支持。與國際文旅機構、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旅項目和產品,共享資源和市場,通過舉辦國際文旅論壇、展覽、文化節等活動,推動文旅產業國際化發展。利用本土文化特色和優勢資源,開發高品質、有特色的文旅產品,滿足國際游客多樣化需求。同時,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和營銷策略,結合國際化推廣渠道,向全球推廣我國文旅產品。形成完整的國際文旅產業鏈體系,在主要國際旅游市場設立分支機構或合作機構,擴大海外市場的覆蓋范圍和影響力。 (作者:劉翠峰 薛秀軍)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