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壯觀的姑田游大龍,激動人心的羅坊走古事,精巧美麗的芷溪花燈,直白熱烈的新泉燒炮……今年春節期間,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以“非遺版春節”為主題,精心打造文旅盛宴,在文旅市場上大放異彩,為地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24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其中,連城縣與'春節'相關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閩西客家元宵節慶有幸參與了申報工作。以此為契機,今年春節期間,連城縣推出系列創新活動,帶動了文化旅游熱潮。”連城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副局長高小青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非遺嘉年華”擦亮文旅品牌
位于福建省西部的連城縣,有著“中國客家民俗文化之鄉”之稱,文化底蘊深厚。
“連城縣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8項,省級9項,市級27項,縣級28項,涵蓋了客家民俗、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傳統音樂、傳統戲劇、傳統美術、民間文學等內容,充分體現了連城縣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華美壯麗的客家文化。”高小青介紹,如參與“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申報工作的非遺項目閩西客家元宵節慶,包含連城姑田游大龍、連城羅坊走古事、連城芷溪花燈、連城新泉燒炮。其中,姑田游大龍于2012年成功挑戰最長游行花車吉尼斯世界紀錄,2016年獲“閩西十大經典民俗活動”榮譽,2020年至2022年,連續三年獲評國家體育總局“中華體育文化優秀民俗民間項目”。羅坊走古事也是一種傳統客家民俗活動,是客家版“水上狂歡節”,于2023年入選國家體育總局“中華體育文化優秀民俗民間項目”。此外,連城縣還擁有被稱為“世界級印刷文明活化石”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四堡雕版印刷技藝等。
今年春節期間,連城縣通過打造沉浸式非遺體驗矩陣和民俗活動場景再造等方式,將“非遺民俗+5A冠豸”深度耦合。舉辦假期街區文旅活動,開展鎮村游大龍、走古事、游花燈會等民俗活動,推出非遺主題游。“乙巳蛇年的連城,是一場全民參與的'非遺嘉年華',連城以'一鎮一民俗'乃至'一村一民俗'的獨特魅力,將客家年味兒演繹得淋漓盡致。”高小青說。
作為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的代表項目,連城姑田游大龍應邀參加貴州的“村超”開幕式、赴京參加多項文化活動。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和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主辦的“民俗展演鬧紅火 博物館里過大年”及“京彩中軸線 非遺過大年”系列活動,以及798藝術區“春風得藝 皆宵遙”2025藝術元宵派對上,連城姑田游大龍進行了5場精彩展演,線上線下數十萬人圍觀。
“我們抓住契機宣傳連城縣非遺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冠豸山景區,活動不僅為首都市民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覺盛宴,更推動了連城縣非遺文化走向全國,實現了文化傳承與旅游推廣的良性互動,有效提升了連城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高小青說。
“非遺+”助燃地方經濟發展
擁有豐富非遺資源的連城縣,近年來積極探索創新開發路徑,如“連城尋訪古建之旅”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燃旺非遺之火”等鄉村文化建設典型案例獲全國推廣。不僅如此,連城縣還將冠豸山景區與非遺資源相結合,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我們依托連城縣四角井歷史文化街區布局,將連城本地非遺民俗姑田游大龍、璧洲游燈籠,與潮汕英歌舞、廣東醒獅和四川變臉表演進行融合,配以非遺技藝和非遺美食體驗集市,舉辦大型非遺民俗巡游系列活動,展示非遺新活力,顯著提升了景區吸引力和游客量。”高小青介紹,“連城非遺奇妙夜”大型民俗巡游活動的開展,帶動周邊餐飲和副食品店收入增長超150%。連城縣設計了多條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將冠豸山景區與非遺點串聯起來,游客可以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深入了解連城的非遺文化。同時,常態化組織閩西客家十番音樂、閩西木偶戲、連城拳等6項本地非遺項目與外請的不倒翁漢服、變臉噴火、魔術、火壺火棍等項目相結合,輪番在冠豸山景區進行展示展演,為廣大游客帶來更具文化韻味的旅游體驗,打造“非遺+”特色旅游項目,進一步提升冠豸山旅游景區的影響力,讓人們盡享文旅融合的發展成果。
在不斷探索中,非遺項目得到創新傳承,姑田游大龍的現代蛻變就是一個生動的案例。“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連城非遺項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很大提升,加上進行品牌化、市場化運營,讓這一非遺項目獲得了新的生機。”高小青介紹,這些年來,連城縣持續打造“連城非遺奇妙夜”“天下第一龍”等文旅品牌,對大龍制作技藝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優化體驗感,運用柔性 LED燈,解決紙龍燭火安全難題,對展演人員在指導游客體驗方面進行培訓,加大宣傳、創造條件,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參與到巡游活動中來,增加游客參與度,優化游客的體驗感。
如今,文旅融合成為帶動地域經濟發展重要力量之一,特別是對非遺資源的開發,不僅為傳統佳節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在新時代的文化浪潮中展現出非遺傳承與發展的無限可能。“豐富的非遺、民俗資源和冠豸山景區是連城的文旅金字招牌。今年春節文旅市場的反饋彰顯了連城擁有強大的文旅潛力。我們將繼續用好這兩塊金字招牌,推出更多市民和游客喜聞樂見的文旅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高小青表示,在未來的非遺資源開發中,還需在國際化表達、可持續運營等方面持續探索,真正實現“讓文化有產值,讓山水有故事”。(記者 竇新穎 實習生 廖舫儀)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