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淄博博山“窯文化”淬煉文旅新勢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30





    實現工業遺存保護與城市更新融合發展

    山東淄博博山“窯文化”淬煉文旅新勢能


      裙裾輕旋,足尖微點,驚醒了青石板上沉睡千年的時光,古街上的祝禱聲、笑語聲、銅鈴脆響交織在這一片熱土上。7月22日,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顏神古鎮開窯祈福大典舉行,通過巡窯、祈福、開窯三段式巡游演藝,再現了千年“窯文化”場景。演藝融合了嗩吶、博山鑼鼓、火煉舞、古窯講解等元素,其間穿插著“窯寶拍賣”等互動環節,在感受博山地域文化的同時,帶來了一場趣味十足的窯文化深度體驗。


      博山古稱“顏神鎮”,起源于孝婦顏文姜的傳說,顏神古鎮的名字因此而來,這里是“中國琉璃之鄉”、北方陶瓷之都,博山擁有非遺文化名錄243項,陶琉類占105項,是唯一一個擁有陶瓷和琉璃雙重元素的城市。自北宋始,該區域即陶瓷業興盛、匠人云集,成片的窯火與市井的煙火氣交織在一起,充滿了奇異的魅力。


      觀微觀歷史,享非遺盛宴。2018年,淄博市開始對陶瓷廠進行整體規劃開發,升級打造為顏神古鎮。13座廢棄的古圓窯改造成了咖啡館、藝術館等休閑藝術空間。關停的約5000平方米企業廠房則變身為潮流文化展示、創作體驗的綜合體。通過建立工業遺存檔案、細化保護等級與開發實現招商引資等方式,2023年,這里成功完成整合,成為集古窯群、傳統歷史街區與陶瓷廠工業遺存為一體的文化景觀。煥彩重生的顏神古鎮重新成為藝術家、傳統匠人和非遺文化的聚集地,展現著淄博這片土地上生長出來的美好記憶。


      喚醒文化基因,深挖感官體驗。有煙火亦有浪漫,除了定期舉辦的民俗表演節目,琉璃工坊里可見從元代傳承至今的琉璃吹制技藝,在眾多工坊和工作室可以親身體驗感受手造的魅力。景區里的琉璃劇場可以讓游客親身見證琉璃的誕生,在專業人員的演繹下,琉璃像麥芽糖一樣被塑形成器,在1300攝氏度高溫下,琉璃流動滴落下炫目光華。還有體驗燈工工藝等,讓游客感受玻璃料棒如何在指尖被塑造成想要的模樣。陶瓷琉璃制作工藝、皮雕、糖畫、面塑、木工等傳統非遺文化體驗豐富多彩,貫徹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沉浸式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度假體驗。


      顏神古鎮項目副總經理王增銘表示,目前,顏神古鎮占地150畝的一期項目已經建設完成并開放使用,包含民宿酒店、美食街、餐廳、酒吧、劇場、陶瓷琉璃體驗館、藝術家工作室、博物館及展覽館、商鋪等休閑設施。吸引了70多家商戶入駐,大量陶琉從業者也來到這里開始創作;今年以來,顏神古鎮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營業收入超過800萬元,同比增長超過35%。今年“五一”期間,天津的王先生帶著家人朋友第二次來到顏神古鎮,“住住這里的小院子,吃吃淄博燒烤”。


      如今,煥然一新的顏神古鎮已經成為淄博文旅產業發展的一張新名片。通過空間重塑、業態創新和產業鏈延伸,實現了工業遺存保護與城市更新的融合發展。(記者 李希平 □ 董雪)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