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架起影視與文創共贏之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04





      在2023年中國文化用品商品交易會上,文創產品占比達14%,同比增長6.5%;電影《流浪地球2》模型周邊眾籌項目8天眾籌金額超過1億元……


      近日,“京杭影創對話”文創交流研討會在京舉辦,來自北京、杭州兩地的30余家影視劇等領域的企業代表共同探討影視與文創開發的共享共贏之路。研討會上透露出的一組組數據,讓與會者備感振奮。


      爆款文創涌現


      近年來,隨著影視行業的蓬勃發展,影視衍生品開發逐漸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據咨詢機構 Mob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文創行業報告》顯示,95.5%的受訪人群對文創產品感興趣,收藏擺設、日常使用是最主要的購買用途。個人興趣愛好以及聯名周邊產品熱度驅動著文創產品的購買熱潮,這其中影視 IP衍生開發更受關注。


      北京百納千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商務及 IP運營中心總經理趙靜以電影《雄獅少年》為例,分享了電影 IP授權的成功經驗:“我們以電影《雄獅少年》IP為核心,進行多元衍生,如跨界聯名、電影原聲音樂授權、開發潮玩文創等。我們授權衍生開發的一款潮玩手辦,單價為899元,首次銷售近4000個,開售10分鐘即售罄。此外,我們還授權龍數字數藏平臺,衍生開發出3款數字藏品,每款發售3000個,深受消費者喜愛。在今年火爆的短劇市場,我們也積極進行布局,推出的短劇《超越吧!阿娟》總播放量1.1億次、話題播放量近4億次,在春節期間多次登上熱搜榜單。”


      北京劇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玉滋以音樂劇《搖滾莫扎特》為例,分享了音樂劇 IP授權的成功經驗:“2019年,音樂劇《搖滾莫扎特》全國巡演9個城市,共72場演出,銷售相關衍生品2萬多件。我們開發的衍生品包括日歷、冰箱貼、帆布包、靠墊、口紅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將銷售文創的場景與舞臺、演員、音樂、劇院前廳融為一體,許多觀眾在沉浸式'打卡'的同時購買劇中同款文創產品,有的產品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在一些二手買賣網站上,我們的文創產品也廣受追捧。”


      有了音樂劇《搖滾莫扎特》文創開發的成功經驗,該公司趁熱打鐵,對音樂劇《巴黎圣母院》進行了全品類的文創開發,全國巡演10個城市,共88場演出,衍生品銷售超3萬件。


      除了由電影、音樂劇掀起的 IP文創開發熱潮外,電視劇衍生品市場也表現亮眼。此前,電視劇《長月燼明》的衍生品開發收獲頗豐,其在某電商平臺上眾籌的手串衍生品,在項目上線短期內銷售額便超過千萬元,官方Q版手辦月銷量突破6000個。


      探索開發路徑


      如何打造爆款文創產品?研討會上,與會者從深挖影視 IP價值、市場需求與衍生品開發面臨的挑戰3個方面進行了交流與分享。


      在深挖影視 IP價值方面,杭州熱浪創新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政良認為,國產動畫片更容易產生爆款 IP文創產品。一方面,動畫片具備長期屬性,很多動畫片經久不衰,如《西游記》《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等;另一方面,動畫片的客戶群體黏性較高,更容易產品化,由此開發出的文創產品還會持續受到動畫片賦能,這是動畫 IP的先天優勢。


      相較于動畫 IP,杭州飛魚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余飚則更看好類似《三體》的科技類影視 IP創造。他表示,要深耕 IP內涵意義的表達,才能讓影視文創有更加長遠的發展。


      在結合市場需求開發衍生品方面,北京壹同傳奇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松認為,現階段,許多文創產品還停留在初級開發階段,缺少再開發、再創造并賦予情緒價值的進一步包裝流程,要形成自己的研發體系和銷售體系,不應局限于追求利潤,而應回歸文創初心,讓影視文創和新消費不斷地融合發展。


      針對衍生品開發等相關問題,張玉滋建議,衍生品應是具有獨立性的藝術品,傳達出美學觀念和審美取向。同時,還要通過挖掘劇目元素、調查消費者需求等方法,結合創新設計和精準營銷策略,開發和銷售多樣化衍生品,有效增加除劇目演出門票以外的其他營收。


      圍繞影視 IP產品營銷,陳政良認為,需要注重用戶需求和產品與影視


      IP的關聯程度,通過聯名合作等方式提高產品的銷售量和知名度,注重提升產品的差異化和價格競爭力,為影視 IP產品的創新注入新的動力。此外,北京神奇地帶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王磊表示,準確定位長期和短期 IP的爆發點及客戶群,對于影視文創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如今,衍生品開發面臨著諸多挑戰,要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浙江浙大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湯菡從3個方面進行了分析:首先,現階段,影視文創 IP的業務模式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其次,需要在劇本創作階段介入,前置衍生品開發流程;最后,優化文創衍生產品的營商環境。在北京壹同傳奇影視文化公司副總裁常亮亮看來,當前還需要持續拓寬影視文創產業交流的渠道,形成共融生態和協同、共享、創新的產業發展模式,用個性化的產品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內在需求,創造出影視衍生爆品。


      對于文創產業未來的發展,西泠東道(杭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殷梟雄滿懷信心。他表示,影視 IP的創造需要各個細分領域協同發力,堅守設計的初心,才能讓有深度的 IP在大眾心中落地生根。


      版權作為“無形之線”,將影視與文創緊密聯結。這種融合,不僅為相關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為版權在新時代的作用賦予了新的內涵。(記者 李偉)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