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近日廣東深圳舉行。本屆文博會上,由中國殘聯、全國婦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聯合發起的殘疾婦女就業項目——“美麗工坊”,以獨具匠心的特設展館首次亮相。該項目旨在通過手工藝領域的就業增收幫助殘疾婦女。
步入展館,仿佛進入了一個五彩斑斕的藝術世界。從湘繡、蘇繡的細膩典雅到苗繡、侗族傳統服飾的民族風情,從北京絹人的巧奪天工到藏族文化唐卡的神秘深邃,再到赫哲族特色的魚皮畫和麥草畫,每一件作品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觀眾駐足欣賞。
現場,每一件文創作品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貴州“美麗工坊”黎平縣彥婷手工刺繡坊的陸永江雖因火災致殘,但憑借堅韌不拔的精神,不僅實現了自我創業,還帶動了當地殘疾女性就業。最讓她振奮的是,本次展會自己帶來的展品兩天內就全部銷售一空。據統計,“美麗工坊”僅開展三天,現場交易額就近百萬元,多家機構與商家達成了合作意向。
侗族服飾傳承人陸永江稱:“我從小是一名殘疾人,現在感受著黨的好政策,身邊帶領了七八十個繡娘在從事手工。我們從織布、染布、繡花、織錦一系列地在做一些文創,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讓我們從不能養活自己到能用自己的力量貢獻在苗鄉侗寨的小木屋里,讓鄉村振興也有我們的星星之光。”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