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博物館如雨后春筍般發展,目前,已有6180多家。
恭王府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現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有獨一無二的天下第一福字碑和無與倫比的錫晉齋。
“福”字,是恭王府重要的文化符號和文創亮點。康熙“福”,被譽為天下第一福。相傳,孝莊皇太后突患頑疾,太醫無能為力,康熙皇帝沐浴更衣,齋戒數日,揮毫寫下此“福”,為祖母請福續壽。巧的是,孝莊皇太后很快痊愈。此事雖是傳說,但也為恭王府的“福”字增添一筆神秘色彩。
恭王府博物館非常重視文創發展,多次派人考察全國各地博物館和風景區,了解目前文創發展狀況,組織博物館自身研究力量,融合館外設計團隊,大膽進行文創開發和探索。
截至目前,共開發出“錢到家”古錢幣系列、全家福紫砂壺系列、牛氣福真皮系列等文創產品。
“錢到家”,利用清代乾隆、道光、嘉慶當朝古錢幣,用絲線編串成康熙御筆“福”,乾隆、道光、嘉慶,取號首第一字乾、道、嘉諧音“錢到家”,再編串成天下第一福,寓意深遠。
開發紫砂壺系列產品時,創作人員遠赴江蘇宜興實地考察,訪藝館、尋名師、鉆礦洞,并對紫砂天然原礦做深入了解,經過精心選料、認真設計,打造出升字壺、祝福壺、全家福等系列,并與宜興信譽較好的廠家合作,開發出紫砂壺成品。
升字壺,壺身設計為古代量器“升”,壺蓋制成清代官帽。帽為“冠”與“官”諧音,即為“升官”,注入“水”,水為財,壺身鐫刻康熙御筆“福”,寓意為有福、升官、發財,既能觀賞,又能品茗。祝福壺,壺身為一節粗壯老竹,壺蓋盤伏一只蝙蝠作為蓋紐。蝙蝠是恭王府建筑彩繪的主題,恭王府曾經有萬福園之稱,“竹”與蝙蝠的“蝠”諧音為“祝福”。全家福,壺身采用古代秤砣。秤砣在秦漢時期稱為“權”,又叫“秦權”,權,也是權利的象征。壺身用銀絲鑲嵌一雙勾“福”,權上加福,權加福,諧音“全家福”。
牛皮系列文創產品,也受到游客喜愛。牛,自古有殷實、成果、榮譽的美義。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將牛、馬、羊、豕、犬、雞視作“六畜”。牛為六畜之首,唐玄宗曾說過“牛之為畜,人實有賴,既功施播種,亦力被車輿”。優質的牛皮做原材料,燙壓出恭王府康熙御筆“福”,制作出框式牛皮福,卷軸牛皮福,牛皮福掛件等。
如今,恭王府文創團隊又開發出很多新品,有首飾、絲綢、琺瑯、瑪瑙、家紡等。可以說,隨著游客購買和傳播,恭王府文創產品正在實現“讓刻在石碑上的‘福’字‘活’起來”。(楊佐)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