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國潮文創“卷”出新高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04





      百家博物館國潮文創盡情“買買買”,“百館鈐譜”集章冊上蓋滿特色印章,再試穿一條文物紋樣的馬面裙、看一場“華夏古樂團”歌舞表演、欣賞一段民間樂器馬頭琴演奏的《萬馬奔騰》,逛累了,用二里頭文化同款酒爵喝杯特調咖啡,或是嘗嘗荊芥味兒的甲骨文炒酸奶……在近日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以下簡稱博博會)上,各博物館推出的文創產品讓文博愛好者目不暇接,好像找到了寶藏。500余家博物館及相關企業“卷”出新高度,攜特色文創產品、豐富體驗活動齊聚呼和浩特,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打造一場沉浸式的文博盛宴。


      據了解,創辦于2004年的博博會是我國文博界最具影響力的盛會,也是亞洲最大的博物館專業展會。本屆博博會圍繞“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教研并重 數實融會”的主題展現文博創新發展成果,展覽總面積超5萬平方米。


      記者在現場看到,各家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圈粉無數,五花八門的創意吸引不少消費者排隊“把文物帶回家”,多款熱門產品在開展首日便告售罄。有消費者表示,自己從開館逛到閉館,不知不覺中雙手拎滿了袋子。在社交媒體平臺上,也有不少消費者曬出“戰利品”。


      博物館文創團隊對館藏文物資源的活化利用,讓傳統文化有了新的表達方式。例如,西安瓦當藝術博物館帶來的“送你一串糖福祿”冰箱貼,別出心裁地將永受嘉福、延元益富、千金宜富貴等瓦當吉祥紋樣變成了討人喜愛的糖葫蘆造型;殷墟博物館以甲骨文字為原型,將美食載體與文博元素相結合,推出甲骨文咖啡、甲骨文炒酸奶、甲骨文面等文創食品,讓傳統文化化身“舌尖上的美味”,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


      甘肅省博物館腦洞大開的煮麻辣燙表演也格外吸睛。“這是我們的土豆粉,還有豆芽、香菇、魚豆腐、海帶結……再給您多放點兒菜。您想要爛糊一點兒還是脆一點兒的?要不要加幾勺油潑辣子?歡迎您來咱們甘肅吃正宗的砂鍋麻辣燙……”工作人員用一口毛茸茸的砂鍋現場“烹飪”麻辣燙玩偶,引來許多消費者駐足觀看并拍攝視頻。


      “我們發現博物館的受眾群體正在擴大,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走進博物館,所以我們也想找到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與他們對話。就拿'甘肅麻辣燙'來說,毛絨玩具這個品類有一種特殊的魔力,可以無門檻地打入各種群體,以一種輕松、自在的姿態傳播文化。我們還設計了線下互動場景,做了煮麻辣燙的毛絨鍋、放凍品的毛絨冰箱、盛土豆的毛絨鏟子等等,希望讓大家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負責人崔又心表示。


      近年來,各地博物館紛紛加快擁抱年輕人的腳步,乘著國潮熱的東風,創新打造博物館 IP與文創爆品。博物館以“出圈”的文創產品為載體,將歷史文化、地域文化特色送到人們的身邊。(記者 涂瀚文)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