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出圈” 文創出彩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03





      近日,第五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下稱長三角文博會)在上海舉辦,共實現現場交易金額5445萬元,簽約金額超12億元。文博會期間,博物館文創產品吸睛又吸金,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等帶來的精美文創產品吸引了眾多觀眾“打卡”和購買,其中,上海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在參展第一天就賣出7萬元,實現開門紅。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把國寶帶回家”是近些年的網絡熱詞,各地“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博物館文創更是遍地開花。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博物館文創產品及相關服務年經營流水均已過億元,在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讓沉睡的文物“出圈”,實現“活起來”“火起來”。


      精美文創受熱捧


      長三角文博會上,上海博物館展區人頭攢動。本報記者了解到,該展區共設“上博文創”“上博咖啡”“海上博物”等版塊,多方位展示上博文創新業態。


      自今年暑期“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展以來,上海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開發品牌“上博文創”就圍繞展覽元素持續進行多重文創開發,包括“斯文斯道”“金砂愛語”“蛇神護佑”“萌神守護”和“埃及風光”等七大系列,涵蓋服飾、生活家居、潮玩擺件、飾品、文具等多個品類,一經推出便引發觀眾購買熱潮。


      記者了解到,此次展會現場,近500種基于“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展出文物開發的文創產品悉數亮相。無論是為年輕學子精心設計的“斯文斯道”系列,還是隨著秋冬季節到來而推出的“暖心季”主題系列,每一件產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美好的寓意,備受參觀者的青睞。


      安徽博物院展區則以徽派建筑元素進行設計,以館藏山水畫作為裝飾元素,充分展現新安畫意與時尚融合之美。展區分為“安博文創”以及“刻劃符號”茶咖空間和“安博印社”等多個區域,多方位立體化展示安徽博物院文創開發新業態,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展區內設置的國寶文物裸眼3D及虛擬體驗區成為此屆文博會的一大亮點。


      “安博文創”展位內,10多個系列共計210余種豐富多彩的文創產品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這里有造型憨態可掬的“徽徽獅”雜技手辦盲盒、“網紅”云紋五柱器冰箱貼、被網友稱為“安博最美冰箱貼”的龍虎紋鼓座掛鏈冰箱貼等。根據館藏徽墨開發的“一肚子墨水”黑桑葚復合飲料已在社交平臺熱賣,此次現場銷售更是吸引很多參觀者慕名前來“熱”飲。“安博印社”展位內,百余款文創印章成為文博愛好者蓋章“打卡”的聚集地。在“刻劃符號”茶咖空間,多款文創美食讓參觀者現場體驗“舌尖上的安博”。從傳統美食到新奇飲品,從精美文創到創意印章,每一件文創產品都是安徽博物院的匠心之作。


      “安徽博物院一直致力于'讓文物活起來',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將充分發揮文博資源優勢,在文物創新活化、跨地域文化資源交流中,推動優秀傳統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走出去'。”安徽博物院副院長鄭道春告訴記者。


      南京博物院也帶來了文創好物。南京博物院文創部副主任連凱表示,參加此屆文博會,團隊以文創主題櫥窗的方式,讓文創穿插、點綴在整個展區中,主要產品包括南博好禮、清溪雅玩、創享生活、萌潮心選、益智趣物等多個類別。


      聯動開發辟新路


      今年暑期,上海博物館推出的“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日均接待觀眾總數破萬,開展2個月文創產品銷售8000萬元,帶動周邊消費超10億元。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的兩款鳳冠冰箱貼、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推出的天宮藻井冰箱貼均“一貼難求”。


      近年來,博物館文創開發火熱。對于博物館來說,讓文物“活起來”,不僅需要不斷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內涵,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獲得精彩而難忘的文化體驗,還需要面向公眾,創新文化傳播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讓文物的故事以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走進人們的文化生活。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嘗試以文創開發喚醒沉睡中的文物,取得了顯著成效。


      各地博物館文創產品遍地開花,從“文創玩偶”“文創雪糕”到“考古盲盒”等,博物館文創一次又一次“出圈”。如何開發出受消費者喜愛,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所喜愛并能展示中華文化魅力的文創產品,是各大博物館努力的方向。


      對此,安徽博物院進行了積極探索。鄭道春表示,該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依托常設展覽和豐富的館藏文物資源,開發系列化文創產品;其次,加強品牌合作,提升品牌影響力;再次,持續推出數字文創產品;此外,融入非遺元素,以“文創+非遺”的方式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同時積極尋求社會優質資源,不斷豐富文創業態與宣傳渠道,擴大文創影響力。


      業界合作模式不斷擴大。今年10月在京成立的全國博物館文創聯盟,旨在培育和壯大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據介紹,該聯盟由殷墟博物館、中國考古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良渚博物院等首批15家博物館,以及4位學術專家、2位非遺傳承人、3家研究機構共建,致力打造“產學研供銷宣”全產業鏈,搭建博物館文創精品化平臺。該聯盟還將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廣泛吸納全國各地博物館及相關文化創意企業加入,進一步培育和壯大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對于業界合作開發文創產品的方式,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陸建松表示贊同。他告訴記者,文創產品開發涉及設計、制作、物流、市場等環節,這些都離不開資金、人才等的支撐。博物館通過藝術品授權與第三方合作的模式,借助第三方資本、人才等優勢,能夠促進文創產品的開發和發展。(記者 侯偉)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