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添彩文創商品成春節"新年貨"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23





     "玉蛇"玩偶、"巳蛇祥瑞"冰箱貼、"蛇墩墩"盲盒……


    "非遺+"添彩文創商品成春節"新年貨"


      春節氣氛越來越濃,不少人開始為親朋好友選購節日禮物。"玉蛇"毛絨玩偶、"巳蛇祥瑞"流沙冰箱貼、"蛇墩墩"盲盒……各大博物館、景區和特許商品零售店紛紛上新特色文創商品,將非遺文化與生肖蛇元素巧妙結合,為文創愛好者帶來新春文化大餐。如今,文創商品正成為返鄉年輕人行囊里的"新年貨"。


      年味文創扎堆上新


      《國博日歷·2025年》甄選365件館藏精品,每天都能和一件珍貴文物相遇;《敦煌日歷2025》收錄365幅實景壁畫或臨摹復原作品,讓吉祥與祝福天天相伴;《2025陜博日歷·秦業昭昭》系統展現秦人自西周早期至秦帝國的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彰顯秦文化的深遠影響……新春將至,文創日歷等產品持續熱銷。"每年我都會買博物館或者出版社的文創日歷擺在自己桌上,有合適的款式也會送好友。"消費者吳女士說,選購文創日歷已經成為她迎接新年的儀式。


      除了日歷產品外,生肖主題一直備受熱捧,北京冬奧會"頂流"冰墩墩的年度變裝也廣受關注。"蛇墩墩"開售當天,早上不到8點就有不少消費者在門前排起長隊。


      考慮到年輕消費者的喜好,"蛇墩墩"推出了盲盒款。"年輕消費者對盲盒文化的接受度較高,這種形式符合他們追求新鮮、刺激和個性化的消費心理,促進年輕人主動探索中華文化。"華江文化市場部負責人孫慧表示,"墩墩"系列產品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奧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既展現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又傳遞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因此成為"長紅"IP,吸引著一大批粉絲的喜愛。未來,公司還將繼續開發十二生肖系列的"墩墩"產品。


      2024年以來大火的"毛絨絨風"也刮到了紫禁城。故宮博物院以院藏文物"十二辰鈕章料--玉蛇鈕長方章料"為靈感,設計了一款靈蛇獻瑞玩偶套裝。胖乎乎的金色毛絨小蛇,戴著虎頭帽和紅圍巾,身上繡著梅花紋和四合如意紋。工作人員介紹,這喜慶的小蛇代表著梅開五福、事事如意的美好祝愿。


      此外,北京白塔寺近期推出一款"巳蛇祥瑞"流沙冰箱貼,將館藏文化凝于方寸之間。白塔寺管理處副主任顧瑩表示,這款冰箱貼融入元代特有的文化元素,設計了4條神態祥和、頭戴元代貴族婦女頭飾的蛇形象,姿態優雅;周圍還裝飾多種北京及白塔寺文化的元素圖樣,如祥云、塔燈、玉蘭、繡球、雨燕等,寓意福壽綿長、吉祥如意。"我們把祥瑞與美好藏在流沙光影間,一個小小的冰箱貼,既是祝福的承載,也是雅趣的點綴。"


      非遺熱潮席卷而來


      商務部會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共同指導舉辦的"2025全國網上年貨節"正在火熱進行。這是商務部2025年首場線上重點活動,也是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場全國性網絡促消費活動。


      天貓發布的年貨消費新趨勢顯示,文創禮品在年貨節中銷售同比遠超其他品類。消費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95后成為消費年貨的絕對主力,00后的消費力增幅最快。對于年貨,年輕人表現出對中式美學的熱愛以及對個性化禮物的追求,體現出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正在增強。


      為了迎接第一個非遺春節,在2025年蛇年新春即將到來之際,抖音聯合全國50家博物館推出了"文創年貨節·在博物館扭動起來"系列活動,各地文旅及博物館賬號也參與其中,通過視頻和直播帶用戶"云游"博物館,分享文博知識、推介精美的文創產品。抖音電商還在線上推出"文創年貨節"專區,打造了"年度好文創""趣博物館·扭動新年""城市名片·奇妙之旅""國風國潮·中式美學"等內容,通過優質的短視頻和直播內容,帶領用戶了解文物的歷史背景、制作工藝以及背后的文化內涵。此外,活動專區上架數千款博物館以及地方特色文創,匯聚超4.5萬個國潮和節慶產品商家的數十萬款節日好物,日均上萬場直播,滿足用戶的文化消費需求。


      在線下選購年貨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國貨中的非遺文創產品。在北京前門大街的朱炳仁中軸線藝術館,琳瑯滿目的銅雕作品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駐足欣賞。展臺上,以天安門、故宮、天壇、永定門、鐘樓為主題的中軸線非遺文創人氣頗高。"'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以后,帶有中軸線元素的文創產品都很火,春節給老家的親朋好友帶個這樣的伴手禮,挺應景的。"消費者李先生表示,自己買了一套中軸線系列拼圖,可以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更直觀地感受中軸線的魅力。


      在中國國家地理·中華遺產運營總監林少波看來,近年來的爆款文創產品基本都集中于文博、非遺、國風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域,彰顯了日益增強的文化自信。"所謂'文創',一定是'文'在先,首先要確保文化積淀和文化內涵,講好產品的文化故事,再結合市場邏輯和消費者去做創新開發。"林少波說。


      科技感"圈粉"年輕人


      揣著"福祿葫蘆"坐公交、佩戴"非遺盤扣"乘地鐵、靠一只"北京烤鴨"就能暢行全國……隨著乙巳蛇年的臨近,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共推出8類13款蛇年新春文創系列產品。此次推出的交通卡將東方美學與國風氣韻巧妙融合,在外形上都別具一格。其中,"福祿葫蘆"文創卡不僅是一張交通卡,更是一款手把件。"葫蘆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里'福祿'的美好祈愿,福蛇盤繞在葫蘆之上,具有祥蛇納福、洪福齊天的美好寓意。"一卡通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全國各地的文創交通卡在創意和科技的加持下,深受年輕消費群體喜愛。購買了長安通推出的"柿柿如意"NFC文創交通卡的汪女士說:"看到這個柿子形狀的交通卡,瞬間就被吸引了,感覺用它坐車都變得更有趣了。"據了解,這款以臨潼火晶柿子和富平板板柿子為原型的文創卡能在全國330多個城市帶有"交通互聯"標識的公交、地鐵、輪渡等公共交通中使用,兼具實用性、趣味性。


      "數字文創產品最初在數字藏品、虛擬服飾、虛擬空間等領域比較多,但現在科技與實體產品的結合已經越來越常見。"全聯旅游業商會景區分會理事肖依斐說。


      此外,AR互動、裸眼3D等技術也在各地冰箱貼等產品中廣泛應用,受到游客熱捧。比如,北京天壇公園推出的四季冰箱貼就曾在各大社交平臺走紅。通過掃描互動碼,消費者就能看到動態立體的祈年殿,沉浸式感受傳統歷史文化的魅力。


      專家表示,文化自信的提升使得文創產品近年來迎來了大發展,傳統元素的注入讓文創產品不再是單一的紀念品,而是蘊含深厚文化底蘊的藝術品。從冰箱貼到毛絨玩具,文化的表達與消費形式的多樣性正在推動這一領域的進步。值得期待的是,通過將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文創產品將繼續呈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性等待被解鎖。(悅文)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