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圈”的文創讓文物更出彩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02





      3月25日中午12時41分,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現象級”文創——鳳冠冰箱貼,累計銷量突破100萬件,帶動鳳冠IP全系列產品銷售額跨越億元,創下國博近20年來單品及系列文創的銷售紀錄。


      買到第100萬件的李雅菲,是從山東東營來北京旅游的一名95后女孩,國博是此行的重要一站。當天12點30分,她在國博館內通過小程序線上預約,約10分鐘后就取到了冰箱貼。她沒想到,自己成了“見證歷史”的人。


      “拿到文創后,感覺我和文物的距離更近了,一會兒我要去展廳仔細看看鳳冠;把冰箱貼帶回家后,還可以經常看,這段回憶會非常美好。”李雅菲說,國博文創團隊還特地準備了“紀念款鳳冠冰箱貼”和紀念證書,贈送給她。


      鳳冠冰箱貼成了文創圈的“頂流”,其原型是什么?國家博物館陳列工作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李雪介紹,原型是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20世紀50年代出土于北京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地宮,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鳳冠依明代萬歷時期禮制,鑲嵌紅、藍寶石100余顆,珍珠4000余顆,展現了明代皇家的美學風范。


      鳳冠冰箱貼的熱潮,讓九成以上的國博觀眾都會去參觀展出鳳冠的“古代中國”基本陳列。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以時間為序的展廳中,等待一睹文物“真身”的隊伍“穿越數百年”,從“明”展區一直往后排到“宋元”展區。


      文創讓觀眾可以把博物館“帶回家”,也正在把越來越多的觀眾“帶回”博物館。國博(北京)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飛說:“之前我們說,文創產品讓觀眾能把文物‘帶回家’;同時產生的效應是,(文創產品)吸引了越來越多觀眾走進博物館、走進展廳,去關注文物本身。這形成了一個積極的雙向互動,我覺得這也是文創產品最終要達到的目的。”


      廖飛介紹,鳳冠冰箱貼的“破圈”,不僅帶動了設計、生產、營銷等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形成可覆蓋多環節的完整文創產業鏈,還創造了超千人的就業機會,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我們迅速啟動了鳳冠IP衍生品的矩陣式開發,截至目前,已開發設計出筆記本、毛絨玩具、馬面裙、雪糕、音樂盒等20余款相關文創產品,形成了‘以爆款帶長尾’的文創生態鏈,以期進一步擴大文物本身影響力,吸引更多圈層的受眾關注文物本身,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廖飛說。


      “從2024年銷售數據來看,國博整體的文創產品銷售金額比2023年增長了99%。”廖飛透露,除了鳳冠系列,國博目前在售的文創產品約2000款,并以每年新增200款的速度不斷擴大,“我們的產品涵蓋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注重青少年的需求,比如傳遞知識的‘國寶護照’、拼插玩具‘青銅機甲’等”。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國博將推出《古代中國讀本》及古代中國系列文創新品。在“買買買”之后,常回博物館看看,已成為眾多年輕人的選擇。


      轉自:中國青年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