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上,非遺文創產品受青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26





      當千年技藝邂逅現代生活,非遺正以"青春"之姿破圈而出。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主題為"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全國各地推出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文創產品吸睛又吸金,頗受消費者歡迎。非遺文創開發在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延續中華文脈,讓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


      文創受青睞


      臨夏積石山縣冶家折花刀(保安腰刀)、酒泉肅北蒙古族銀飾、嘉峪關大漠風雨雕石藝畫……6月10日,甘肅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集中宣傳展示主會場系列活動在平涼市舉行,其中在"非遺購物節"現場,集中展銷50家非遺工坊4300多件非遺文創產品,吸引了大量消費者購買。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呂興來在會上表示,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各級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為重點,落實非遺保護、傳承、弘揚、傳播和非遺助力鄉村振興、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等重點任務,探索科技賦能保護傳承,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


      "你春風得意,喜訊高照。"6月13日下午,一段吳儂軟語的滬劇唱段,拉開了上海市寶山區"跟著非遺品生活"主題市集活動的序幕。在這里,不單有寶山滬劇團小演員阮嘉苓的現場演繹,更有人型智能機器人"清寶"的"熱情加盟"。"清寶"身穿羅涇十字花的傳統服飾,為滬劇演出"起舞",還把寶山區非遺的前世今生向市民朋友娓娓道來。據介紹,此次非遺市集活動也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寶山非遺主題月重點活動之一,連續三天在上海海上世界商圈近30家非遺保護單位和文創企業開展非遺展示、文創推廣、互動體驗等活動,讓市民逛市集好看、好吃和好玩,讓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參與者近4萬人次。


      上海市寶山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鄭龔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自5月以來,寶山區啟動今年寶山區文化遺產季活動,圍繞文旅商體展融合發展,以"濱江文脈 非遺煥新"為主題,以"市集、展覽、美育、樂游"等四大板塊,串聯全區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近20項特色活動,推動文博資源融入郵輪旅游、進入商圈民宿、助推古鎮建設,打造更多"文化遺產+"和"+文化遺產"的城市場景,構筑文旅新消費。今后,寶山非遺將進一步融入當下的生活方式與消費場景。


      在成都,非遺文創產品也是香餑餑。6月15日,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成都非遺主場活動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舉行,非遺市集上,50余個市集展位各具特色,匯聚了各類非遺項目和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文創項目,集展示、銷售、互動于一體,讓市民游客體驗非遺里的衣食住行,勾勒出"非遺+創意"的活力圖景。此外,還有非遺傳統藝術展演,借木偶表演、民樂新編等演出,多維度彰顯非遺傳承的當代活力。活動"搭臺"、非遺"出攤"、游客"趕集",市集讓非遺真實可感地融入現代生活,成為人們觸手可及的美好。


      探索新路徑


      隨著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持續推進,非遺文創產品開發熱潮席卷市場,各類融合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的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從故宮聯名的國潮彩妝,到結合榫卯工藝的家居擺件,再到非遺剪紙元素的文具周邊,爆款頻出,吸引了無數消費者的目光。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入挖掘非遺文化內涵,打造兼具文化價值與市場競爭力的文創產品,成為眾多開發者亟待探索的課題。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十二針繡坊"是國家級殘疾人非遺傳承培訓基地。工坊按照"做靚蜀繡品牌,拉動靈活就業"的發展思路,借蜀繡的十二大類針法立意取名為青白江"十二針"繡坊,由四川省自強模范、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蓉歐工匠"任曉紅擔任老師兼負責人。工坊成員大多為殘疾繡娘,她們憑借著對蜀繡的熱愛和精湛的技藝,創作出了許多精美的作品,其中有"中華文化""天府文化""蓉歐文化""清白文化""感恩奮進"等系列文創繡品。任曉紅告訴記者,這些作品將傳統的蜀繡技藝與現代文化元素相結合,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例如,以代表"天府文化"的大熊貓為主題的繡品,包括竹葉熊貓、荷花熊貓、櫻花熊貓、快鐵熊貓等,形態各異的大熊貓展示了豐富的地域文化。


      位于四川省崇州市懷遠古鎮藤編一條街上的志輝懷遠藤編非遺工坊,以國家級非遺項目懷遠藤編為品牌核心,走出了一條非遺文創開發特色路。懷遠藤編起源于三國時期,在歷史的長河中,一代代心靈手巧的崇州人民采摘當地山林中常見的野生藤條,編織各種各樣的器具,創造了樣式豐富、功能齊全又經久耐用的藤編用具,形成了"懷遠藤編"獨特的藝術風格。近年來,崇州市不斷探索"懷遠藤編"這一非遺項目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新途徑,以"藤編+體驗+文創"等模式推動產業發展。目前,懷遠藤編與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合作設立懷遠藤編研發中心,開發藤制家居產品和文創產品,年產值近億元。


      為了更好地讓非遺與市場深度對接,多地政府積極搭建平臺。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中,成都非遺推介會電商專場引發廣泛關注。活動現場,頭部電商平臺、文創機構、行業代表等齊聚一堂,通過專場推介、主題分享等方式,與眾多非遺傳承人展開深度對接,助力非遺項目拓展銷售渠道,加速其商業化進程。推介會上,淘寶直播川渝區域負責人對"淘寶中國寶貝×淘寶手藝人扶持政策"進行推介,介紹淘寶直播店對手藝人的扶持政策,助力非遺手藝人通過電商平臺實現非遺內容和產品持續出圈。


      非遺文創開發,不僅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更讓其"火起來"。當藤編家具裝點都市客廳,當數字非遺成為社交話題,非遺便真正實現了從歷史記憶到當代生活的華麗轉身,在傳承與創新中煥發永恒的生命力。(記者 侯偉)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