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創小產品“創”出大產業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31





      7月19日,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現象級文創、被網友稱為“當下北京最想擁有的文創產品之一”的鳳冠冰箱貼,累計銷量突破200萬件。這一天恰逢該冰箱貼上市一周年。一款小小的冰箱貼在一年之內取得如此好的銷售成績,印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文化消費中的強勁生命力和廣泛影響力。


      國博鳳冠冰箱貼熱銷,是近年來我國文創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上海博物館聯名款“青銅器”化妝品一推出即引發消費者排隊搶購,南京博物院的“小粉爐”芙蓉石冰箱貼在2025年“數見蘇韻”巡展中單日銷售額達40萬元,敦煌研究院的九色鹿系列文創產品在電商平臺上架即秒空……這些產品提煉文物元素,以輕量化、高顏值設計吸引消費者,形成“讓文物活起來”的消費新路徑。


      冰箱貼等文創產品走紅并非偶然。文創產品的根基是“文”,設計者汲取文物靈感,通過解構形制、紋樣等元素,讓歷史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日常,成為現代人理解傳統文化的“接口”。文創產品被市場認可,關鍵還在“創”。國博鳳冠冰箱貼等產品設計精美,制作工藝精湛,元素豐富多樣,兼具藝術性與收藏價值,讓許多消費者“一眼喜歡”“見即入手”。另外,許多文創產品應用場景廣泛,可以在不同的場合放置、展示,滿足了消費者“把博物館帶回家”的愿望。


      業內專家指出,文創產品吸引消費者的不單單是商品屬性、藝術氣息,更在于其背后所承載的人文價值。許多文創產品能夠受到市場認可,原因在于設計者通過將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現代設計巧妙結合,成功地把傳統文化推向更廣泛的受眾群體。文創產品喚起了消費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形成強大的情感鏈接,從而讓他們產生購買意愿,并很容易培育出忠誠度。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各類爆款文創產品,從中可以看出一條“向上”升級脈絡:從實物外形臨摹向主題創意、互動型產品演化,這正是基于對消費者內容滿足、情感共鳴、文化認同等需求的深入挖掘。


      文創熱潮涌動,蘊含巨大的市場力量。從冰箱貼等文創產品的銷售情況看,小文創可撬動大市場,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目前,文創領域多元化變現模式日趨成熟,產業已逐漸形成清晰的盈利路徑,比如IP授權(如博物館授權給制造商)、直接產品銷售(自營電商、線下店)、沉浸式體驗消費(文創主題咖啡館、酒店、展覽)、數字化衍生(虛擬偶像)等。各地抓住當下文創消費升溫的時機,以文創IP為核心,通過與影視、餐飲、科技等領域跨界合作,不斷擴展互動性的、沉浸式的新型消費場景,打造經濟增長新亮點。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文創產業增加值超3萬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5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在15%以上。


      文創市場快速擴容,正在深刻重塑從創意源頭到消費終端的整條產業鏈,催生出一個日益龐大且分工精細的生態系統。不過,文創產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部分文創產品還停留在簡單的復制粘貼階段,缺乏深度創意轉化和文化價值挖掘。知識產權保護與規范運營仍是難題,IP侵權、盜版仿冒現象屢禁不止,損害了原創者利益,破壞了市場秩序。另外,文創產業對創意設計等復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但目前高端人才供給不足,人才培養體系亟待完善。


      為破解現存問題,推動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各地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出臺資金扶持、稅收優惠、場地補貼等措施,助力文創企業健康成長。進一步優化人才供給體系,支持高校、職業院校與文創企業、科技公司等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孵化平臺等,著力培養復合型人才。建立文創產業激勵體制機制,鼓勵社會各方重視IP創新研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擊侵權假冒等違法行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文創企業要適應競爭環境,在挖掘文化特色上下功夫,打造個性化、高品質產品,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文化消費需求。(記者 胡立彪)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