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出了新高度”“簡直是神仙創意”……伴隨錄取季,各高校的錄取通知書正陸續寄到大學新生手中。同時作為“初次見面禮”,很多大學通知書的設計理念已遠遠超越“通知”的基礎功能,向著驚喜、驚艷一路飛奔。方寸之間,寓意悠遠,透過靈動的人文審美,高校特有的大學精神也躍然紙上,沁潤心田。
匠心獨運的文創設計
一張張通知書既是對高中學習的回報,也是人生道路的新起點。很多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延續了往年的驚艷風格,圖案精美、設計精良,顏值高,內涵深,創意好,怎么看都像是一件“文創作品”,里外都散發著高校對學生的走心。
文創,靠的是文化,拼的是創意。對高校而言,最不缺的就是文化,而是否有創意則由多種因素決定。
“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完美“詮釋”了這一點。
清華大學本科錄取通知書靠著酷炫精致的立體大門再上熱搜。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本身就足以引來一片祝賀,況且清華的通知書還這么用心思。
想象一下:手捧通知書,雙手打開印有清華大學校徽的封面后,在紫色主色調的內頁中,一座灰白拼插的3D紙雕“清華門”映入眼簾。平放到桌面上,這座“矗立”在通知書上的“清華門”在向你招手。這樣一座別出心裁的立體“校門”著實令人驚艷。
清華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也非常出彩,內頁中有一幅文創感極強的繪畫,設計靈感源于清華校歌:“水木清華眾秀鐘”。“眾秀”包含了荷塘、二校門、大禮堂等體現清華歷史底蘊的風景和建筑物,極具代表性。
南開的通知書既有延續也有突破。創意策劃團隊保留了青蓮紫的主色調和EMS封套背面周恩來的親筆手書“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時——弟翔宇臨別留言”。同時,還有去年備受好評的拉動效果。
但學霸設計團隊選擇“自我加壓”,在內頁可拉動的基礎上加入了主體鏤空設計,而且拉動效果相當出彩,輕輕拖動圓形校徽抽取通知書,封面的圖案就會由老校區主樓的夜色逐漸轉換為新校區圖書館的旭日東升,可謂匠心獨運。
上海交大的錄取通知書也采用抽拉紙雕形式,未拉開時為校門形象,緩緩拉開時變為立體五層紙雕,校園內景也隨校門拉開呈現。
校慶元素的“順風車”
“過生日”是一件大事,不少高校在錄取通知書中加入了校慶元素。比如2020學年,是山東大學120周年校慶、山東師范大學70周年校慶、哈爾濱工業大學百年校慶的年份。在如此重要的節點上,通知書自然成了絕佳的校慶陣地。
山東師范大學通知書的設計靈感源于校園內的建筑景觀,整體采用三折頁設計,主體則以紅色彩烙特種紙制作,一方面體現金榜題名之喜慶,同時也映襯學校建校70周年的喜悅氛圍。
通知書封面的“學校標識”“錄取通知書”字樣均采用燙金設計,鏤空圖案取自學校標志性建筑文化樓的花格子窗欞。文化樓的窗欞是典型的中式鏤空花窗格,集采光透風與裝飾美化于一身。新生們可以拿著通知書去對比一下,十分帶感。
山師70周年校慶的徽標也印在通知書上,以“山”“師”“70”為主元素,設計成俊灑的“迎”字。
山東大學錄取通知書延續了莊重感,隨通知書而來的還有風琴折頁以及明信片,平鋪全長120厘米的折頁,寓意山大將迎來120歲生日。折頁正面是《山東省城試辦大學堂暫行章程》,記載了山大辦學溯源。背面是山大八個校區的標志性建筑,還標注了經度和維度,寓意是讓山大學子永不迷路。
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通知書沿用了去年的“開·啟”概念,比較大氣的是,哈工大的通知書是盒裝的,盒面上的“1920”“2020”相當醒目,隨著印有年代數字的蓋子緩緩打開,原本橫向排列的數字,變成了縱向亦可閱讀的“1920”“2020”,設計巧妙。
打開禮包,一件件精致物品令人贊嘆。第一層的主題是“回溯百年”、“高光百年”,由通知書和3D紙雕校長寄語構成;第二層的主題是“集結百年”,不僅包括入學指南、落戶回執、校園地圖等報到必備品,還有不同色系的建校百年紀念章、紀念卡套以及國潮復古綁書帶,其中淺藍色是哈工大威海校區新生專用色。
一目了然的辦學特色
借助新技術和新形式,“通知書套餐”還可以更好傳遞學校科研實力和精神風貌,也讓新生和社會感知到文化基因,有的高校走理工路線,有的高校走文藝路線,總之透過錄取通知書,辦學特色一目了然。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延續了去年的“科技范”,今年隨著錄取通知書一起寄出的還有一張黑膠光盤,光盤上刻錄的是學校為新生準備的特別禮物——來自宇宙深處的聲音。
這些聲音是國科大師生通過國之重器“天眼”捕獲的15顆脈沖星信號,在經過小限度處理后,以音頻的形式呈現。其中,13顆脈沖星信號通過此次錄取通知書首次向全世界發布。
中國海洋大學錄取通知書以海洋藍色為主調,開合部位以古文“水”字中間的曲線為形狀,別出心裁的是,通知書采用了“東方紅3”船兜底,寓意揚帆起航。
今年中央美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堪稱“史上最厚”,整整416頁。在這本尚未書寫的空白書中,最漂亮的書簽就是“錄取通知書”。為什么這么厚?一年52周,大學4年,每周2頁,中央美術學院希望它是筆記、畫冊,期待同學們記下學習生活的“編年史”,畫出成長記憶與印象。
來自南開大學的“兩粒種子”伴手禮賺足了熱度,很有講究。設計團隊挑選了可以盆栽的湘蓮種子,放在特制的荷包里,寓意“一顆種故鄉,一顆去遠方”,而且“種了能活,不種能存”。
“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癡,千春猶待發華滋。”這是南開大學葉嘉瑩先生的詞。小小蓮子蘊含著綻放的偉大力量,這是古蓮的文化底蘊,也是對新生的深情祝愿。
這樣的“見面禮”注定有網紅的潛質。當南開通知書上熱搜后,有網友調侃:“我缺的是那兩顆種子嗎?我缺的是錄取通知書!”
盡顯情懷的人文積淀
今年,陜西師范大學連續第14年發出了老教授手書錄取通知書,這算是陜師大每年的“保留節目”了。可以說,這樣的錄取通知書,字里行間流淌的不僅是歷史傳統,更是人文情懷。
為了一張通知書,值得這么費時費力嗎?應該說,從學生們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來。很多學子在收到通知書的那一刻,露出了發自心底的、喜上眉梢的笑容,有的甚至喜極而泣,這是夢想與學生的初次“相遇”,理應成為一輩子的紀念。
好的文創需要具備三個特點:審美、功能、內涵,缺一不可。從這三個特點出發,清華、南開、山大、哈工大等高校錄取通知書的文創嘗試是成功的。從一張平面的紙到立體的紙雕,從典雅的配色到時尚的插畫,錄取通知書的樣態比拼已經進入新的“賽道”。
從2018年清華大學的立體二校門錄取通知書開始,很多高校錄取通知書紛紛加入了“文創大戰”。文創式錄取通知書讓新生感受到一種特別的尊重,也拉進了學生和學校的心理距離。尤其是這些創意里,充滿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意蘊,以中國風或國漫作為創作主題,彰顯了文化自信。
清華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設計團隊表示,整個設計過程“就像不停地熬一碗高湯”。為了精益求精,前后6次大改,最后的版本亦經歷了建筑元素選擇、圖面風格討論等10余次調整。
其實,從實用功能看,不管錄取通知書驚艷與否,其價值對新生們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當然,一封兼具人文情懷和文創特色的通知書,無疑是錦上添花的。
對比眾多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畢竟驚艷的還是少數,其他樣式絲毫不影響錄取通知書的價值,每一張都是人生的“通行證”,飽含著殷切的期望,吹響了繼續奮斗的號角,也傳遞著大學精神和育人理念。
轉自:齊魯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