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贊!“山東手造”各有門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趙琳    時間:2021-09-18





      中國傳統手工藝注重“材美”“工巧”“器雅”。一件手工藝品,可以拙樸到渾然天成、不露斤斧,也可以繁復、精美到無以復加。

      9月16日,記者來到位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B館600平方米的“山東手造”精品展區,陶琉、柳編、漢服、魯繡、黑陶……展區里,穿越歷史煙塵、經過歲月洗禮的傳統手工藝品錯落有致,在一針一線、一瓦一瓷之間,傳遞出古典精致的手工藝之美。

      手工藝的傳承

      精工巧思,無以復加。始于元代的釉里紅燒制陶瓷色澤紅艷,這些展品在繼承傳統色彩藝術基礎上,創新燒制工藝,使其釉色紅綠相間。濰坊市核雕協會攜各式各樣核雕作品而來,小小核桃上玲瓏剔透,自有一方天地。

      原生態制品,同樣引人入勝。生長于黃河口的叢叢蘆葦,經過投葦、剝皮、軋葦、打條起編、擺邊等十幾道工序,就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廣饒縣大碼頭葦編第六代非遺傳承人徐尊霞,嘴上不住地介紹,手中也忙個不停。巧手翻飛下,一會兒工夫,小小的收納筐就成型了。

      葫蘆裝飾品、紙巾盒……一件件葦編作品貼近生活,實用性與時尚感并存。徐尊霞說,“大碼頭葦編有六百多年歷史了。”以前,葦編是農村人謀生的活計,現在,葦編已經從謀生的手藝變成了時尚用品。如今,手工藝人們在山東黃藍匯工藝品有限公司做活兒,公司研發設計各類產品,從傳統葦席向日用生活用品、葦編工藝品轉型,不斷開拓市場,傳統手工業重新煥發生機。

      鑿坯、精雕、修光、打磨……博覽會現場,來自濟寧的周廣勝現場演示如何制作一把手工木梳。他的手旁,各色各樣的木梳、木制茶葉罐、木制梳妝鏡,琳瑯滿目。周廣勝告訴記者,今年帶來的很多木雕產品都是根據海內外客戶的要求進行設計、研發的,屬于特別定制款。“手工制作雖然產量上不去,但勝在獨一無二、古樸稚拙,有相當一部分市場。”

      在李氏傳統布藝的展臺前,小觀眾特別多。李氏傳統布藝傳承人李安玲一邊跟小朋友展示她帶來的上百種布藝玩具,一邊和布老虎開展情境互動,十分逗趣。“最貴的布老虎價值在1500元左右,叫‘團團虎’。工藝比較復雜,是針對高端客戶的定制。”

      扁擔、拉鉆、錘子、釘子枕……青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陳氏鋦藝”傳承人陳大雷將他的所有工具都帶到了博覽會。“鋦工技藝在現代社會仍有存在的必要性。”他說,隨著不銹鋼、塑料制品的量化生產,鋦補的成本可能要高于物品本身的價值,但老物件寄托著民眾的情感,仍希望能夠修補完整,給自己留個念想。

      “鋦藝讓老物件留有‘殘缺之美’”。幾位圍觀的觀眾一邊觀察陳大雷修補,一邊品評。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生耿犇說,“從前生活慢,年輕人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鋦藝這種手藝了,這對自己快節奏的生活是個提醒。”

      精心打造宣介平臺

      架好手機、補光燈就位、收音設備調整好,直播就位!9月16日七點多,“山東手造”展區內的“體驗表演區”里,主播“紅星班長”李國良就準備好了直播帶貨的“行頭”。3、2、1,開播!看到越來越多的觀眾涌入會場,李國良情緒狀態飽滿,賣力“吆喝”。萊蕪的錫雕、章丘臻三環鐵鍋、龍山的黑陶、沂蒙山小棉襖、璃界琉璃……一樣樣“山東手造”精品依次“上鏡”,在李國良充滿激情的帶貨直播里,傳播到“云端”。

      “看他們說得那么起勁,就想停下來看看。”濟南市民張女士在“圍觀”了一會兒后,當場下單了一口章丘鐵鍋。“手打的,靠譜,爆炒帶勁!”

      在工業加速自動化的今天,人們反而想念手工的溫情,嘆服指尖的靈動,這為“手造”鋪墊了發展空間。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邵明華認為,“山東手造”在本屆博覽會上的火熱,生動體現了文化產業兼具經濟性和文化性的雙重屬性,體現了人們消費需求更加細分、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費層次更高。

      “一方面,‘原生態’手工生產是傳統手工藝涵養文化的重要途徑,通過創意轉化使其與群眾尤其是年輕人的現實生活相融合,推動其與時俱進、薪火相傳,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新范式。另一方面,以產業化形式尋求非遺保護傳承的實踐正在被逐步推進,非遺的經濟價值逐漸被認可。”邵明華認為,以土生土長的鄉村非遺為資源依托,通過商業運作使其具備生命力,同時注入市場新鮮血液,不僅帶動大量就業,而且助推鄉村文化旅游,提供農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新動能。“我們要做的,是順勢而為,提升‘山東手造’的質量和水平,擦亮品牌,讓這塊特色招牌更加閃亮。”

      “山東手造”是本屆文博會推出的全新山東文化創意品牌,今年首次亮相,充分利用山東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創新發展手造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全面助推傳統產業升級。為把展覽展示效果做到最好,前期重點篩選了全省最有代表性的手造精品資源。除了現場展示之外,還精心打造了“山東手造”網上宣傳推介平臺。

      省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山東將著眼建立長效機制,以構建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為核心,通過傳統手造產業與新技術的深度滲透,疊加智能制造、數字賦能,真正把“山東手造”落地落實,將其打造成山東文創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轉自:大眾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